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 (12分) 地缘理论启示我们,在研究我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时,必须高度重视与我国紧密联系的东北亚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朝鲜形势图(两幅)与“三八线...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 地缘理论启示我们,在研究我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时,必须高度重视与我国紧密联系的东北亚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形势图(两幅)与“三八线”(北纬38度线)标志

材料一表明,“二战”后的朝鲜历史与“三八线”紧密相关。请以“三八线”为关键词,概述1945—1953年朝鲜半岛的历史。(6分)
材料二 日本在战败的废墟上崛起,成为战后东亚发展进程中的“头雁”,其发展模式和经济成就对东亚国家和地区有很大影响。(据北京大学出版社版《世界文明史》下册)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指出“二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政治原因。(6分)
答案

(1)(6分)1945年”二战”结束后,以“三八线”为界,美军占领朝鲜南部,苏军占领北部。(2分)1948年,“三八线”南部建立大韩民国,北部建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朝鲜分裂。(2分)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军出兵朝鲜,一度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至中朝边境。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将美军赶到“三八线”一带。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2分)
(2)(6分)经济地位: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分)②政治原因;“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制定了放弃战争的和平宪法;得到美国的扶持。(4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的国际关系,(1)本问是考查的朝鲜的历史,首先结合课本联系到二战结束后的冷战导致朝鲜的分裂,然后答出其分别独立的事实,和中国相关的事实就是抗美援朝这一事件。要求学生的事实清楚,课本知识的熟练。(2)考察的是二战后日本的经济的发展,答出其经济上的发展是基础,政治上的民主化改革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 (12分) 地缘理论启示我们,在研究我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时,必须高度重视与我国紧密联系的东北亚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朝鲜形势图(两幅)与“三八线】;主要考察你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5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公里,通称“柏林墙”。
1961年8月24日:发生第一次枪击逃亡者事件,截至1989年,共有61人被边防哨兵枪***。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十几万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989年9月11日:成千上万的东德人借道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再次向西德逃亡,史称“公民大逃亡”。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角度简要分析柏林墙建立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10分)
(2)你如何评价“柏林墙倒塌”的历史意义。(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在1955年以前,由于核武器技术发展处于初始阶段,加上当时裂变材料生产能力有限,美国的核武器数量增长比较缓慢,数量较少,品种也仅限于核航弹和战术核武器。与美国一样,这一时期,苏联的基本目标首先是打破美国对原子弹氢弹的垄断地位,在此基础上开始少量制造和装备核武器,核力量发展属于初创时期。
材料二 经过秘密谈判1963年7月,美、苏、英三国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简称《部分核禁试条约》)。事实上,美苏两国在此前所进行的数百次大气层和水下核试验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技术,大气层和水下核试验对于两国发展核武器的意义已经不大,而对于正处于发展初期的中、法两国来说,大气核试验则是难以逾越的一个重要技术发展阶段。
——段占元等《美苏核对抗的历史分析与经验教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概括1955年前美苏核对抗的特点,分析当时制约核对抗的因素有哪些?(10分)
(2)谈谈你对美苏签署《部分核禁试条约》的认识。(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指挥官克拉克说“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威胁性。”这句话说明 (   )
A.美国承认在战争中失败B.中国取得胜利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中朝力量增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自《朝鲜战争》
材料二 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是维护现行的国际体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单边主义。
——摘自《伊拉克战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6分)
(2)从朝鲜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反映了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 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基辛格曾在美国尼克松政府中担任国务卿。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谈到60、70年代美国所面临的局势:“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痛苦的调整时期,来适应世界政治的深刻变化;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新的需要这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相信,我们国家的不安情绪的最深刻的原因,是这样一种人们还只是模糊地觉察到的认识:我们正变得像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承认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无论是在才智上,还是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规定一个轻重缓急。”

伊拉克战争


 
材料三  “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府从共和党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出发,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国家安全政策和对外交往中遵循“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两大原则,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采用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回答问题:
(1)据材料—概括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2分)文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2分)
(2)对比材料一、二,指出美国的对外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有何变化?(2分)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美国不同时期对外政策调整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