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注: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影响,在于俾斯麦用马基雅维里式的外交手腕和他所称的“铁血”战争成功地统一了德国。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前后民族主义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5分)
材料二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民族主义的目标。 (2分)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 
……当某个或某几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摘编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3)简要评析材料三中关于民族主义的观点。(8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1)变化:19世纪中期前:争取人民主权和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19世纪中期后:民族主义成为对外扩张和争霸的工具。(2分)
原因: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要求瓜分世界;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德意志统一的影响。(3分)
(2)独立、富强。(2分)
(3)评分标准:
一等(6~8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3~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0~2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同意第一种观点:民族主义已失去积极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殖民主义体系瓦解;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应该提倡全球意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民族主义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恐怖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问题。
同意第二种观点:民族主义仍发挥正义作用。
不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仍然存在;世界上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民族之间发展的特性和差异;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和各民族的平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在19世纪后半世纪,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前后民族主义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二“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可以概括出中国民族主义的目标。
(3)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本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世界史来概括。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民族主义已失去积极意义;第二种观点:民族主义仍发挥正义作用。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主要考察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两极格局瓦解后,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相伴随的,还有“非极化”趋势。就是“极”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极”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响减弱的过程。这是因为(  )
①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全球化总体有利于中小国家 
③新的科技革命给中小国家带来的机遇 
④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材料表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世界很多权力中心已经成为超级大国
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道:“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该书描述的情景开始于(  )
A.二战结束后B.欧洲共同体建立时期
C.冷战结束后D.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