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 观察下图,导致该局面产生的背景中,最直接一项的是A.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B.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渐形成C.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D.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出现...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观察下图,导致该局面产生的背景中,最直接一项的是
A.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B.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渐形成
C.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D.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出现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地图反映的是朝鲜战争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朝鲜战争的产生背景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所以答案选A。
核心考点
试题【观察下图,导致该局面产生的背景中,最直接一项的是A.社会主义阵营的最终形成B.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渐形成C.日本法西斯的无条件投降D.半岛两个对立政权的出现】;主要考察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洲签订的部分条约一览
1951年8月,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1951年9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1953年10月,与韩国签订《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12月,与台湾国民党势力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根据上述条约,缔约国(地区)给予美国在其领土设置军事基地、驻扎军队等权利,缔约双方保证共同应对外来干涉或武装进攻等。如:《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规定,“为了对日本国的安全及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允许美国的海、陆、空三军使用日本国内的设施及区域。”《美韩共同防御条约》规定,缔约双方通过共同磋商,采取行动对付共同危险、制止武装进攻。
——摘编自《冷战时代美国的亚洲政策》
材料二  1989年11月,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东盟六国等12国在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地区加入该组织。其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壁垒。
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二十多年的实际经历表明,“APEC方式”在维护各成员利益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以及渐进发展等原则,不仅维护了发展中成员的利益,也同样让发达成员受益。
——摘编自《APEC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等
(1)根据材料一,美国加紧在亚洲缔约应与哪一事件直接有关?试概括美国与缔约国(地区)的关系特点。(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亚洲政策的主要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美菲、美日、美韩结盟相比有哪些不同?(6分)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倡导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成果。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尊重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4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材料表明
A.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元霸主地位起步的标志
B.马歇尔计划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苏和一体化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为马歇尔计划实施提供保障
D.马歇尔计划对于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更关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政治形势对世界市场市场的影响是
A.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B.引发世界性经济大战
C.造成世界市场的分裂D.断绝彼此间经济交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文明交流的深入与扩大,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在不断地变化之中。2014年3月下旬***主席对欧洲友好访问期间多次发表演讲,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和平、真诚的现代中国形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游记》,18世纪中期以前三四百间的欧洲人就是从这些途径来了解中国的。传教士眼中那个“酷似古罗马帝国的中国”走进了欧洲人的脑海。中国这个词儿,对启蒙运动的精英来说,是一种力量,是“旧秩序的卫道士和蔑视者之间的赌注”。一个被乌托邦化了的中国成了欧洲知识界借来反封建和反宗教专制的利器。
材料二:1792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携带英王信件出使中国,把一个行将覆灭的中国形象带回了西方。此时的欧洲不再需要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40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形象一落千丈。自那时起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个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一个当年被描述成花园的王国变成了“满街是开口粪池和垃圾”的肮脏之国,而穿着丝绸、捧着青花碗的中国人也变得贫穷、猥琐和丑陋不堪。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有何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8分)
材料三:尽管“红色中国”也曾随着斯诺、史沫特莱等人的著述,让一些西方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少了一些灰暗色调,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和冷战,却又一次将中国的形象推向了阴暗的极端成为恐怖和邪恶的象征。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五十年代中国形象再次变化的原因。(2分)从国际关系演变的的角度推测西方人的上述认识最有可能于何时发生改变并说明原因。(4分)
材料四: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现代中国让西方人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中国经济会突飞猛进?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姚明那样球打得像NBA球员一样好的明星?中国会不会把全球的石油用光?……这当中有好奇、羡慕,也夹杂着猜疑与不安,中国的形象正因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多元、丰富,不像中有相似,相似中有不像,西方人再也无法用非好即坏的标尺或简单的符号来看待中国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历史上西方看中国:从天堂到丑陋不堪》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分析让西方看中国的眼光变得复杂、多元、而丰富的因素。(6分)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就如何消除西方中国的猜疑与不安提出你的建议。(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朝鲜战争中某一阶段的形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甲所示的区域是“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的退守区
②乙所示的灰色区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控制
③丙所示的军事行动使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发生改变
④丁所示的纬线是当时战争双方的实际军事接触线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