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抗日战争胜利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害民智为第一要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害民智为第一要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
——摘编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等
材料二 余之从事革命,以为中国非民主不可。其理由有三:既知民为邦本,则一国以内人人平等,君主何复有存在之余地,此自学理言之者也;满洲之人入据中国,使中国民族处于被征服之地位,国亡之痛,二百六十余年如一日,故君主立宪在他国君民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此自历史事实而言之者也;中国历史上之革命,其混乱时间所以延长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为,遂相争相夺不已,行民主之制,则争端自绝,此自将来建设而言之者也。有此三者,故余之民权主义,第一决定者民主。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在实现民权的前提和步骤问题上,梁启超和孙中山的看法有何不同?(8分)
(2)用四字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的主要观点。(2分)应如何评论这一观点?(5分)
答案
(1)梁启超认为,民智是实现民权的前提和基础,步骤是广民智、开议院、伸民权。(4分)
孙中山认为,民主是实现民权的前提和基础,步骤是推翻君权、实现民权。(4分)
(2)观点:权生于智。(2分)
评论:国民素质越高,民主质量就越高,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实现民权的前提,忽略民主实践的作用,是错误的。(5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害民智为第一要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主要考察你对抗日战争胜利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D.法国二月起义
今天人们仍然能够享受到的,与恩格斯领导第二国际的斗争有着历史联系的是
①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        ②五一节公共假日    
③国家公职人员工资制度        ④八小时工作制
A.①② B.①③C.①④D.②④

表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C《资本论》出版                 D.巴黎公社革命
(15分) 911年和1912年,中国先后出现了两首国歌。
1911年国歌歌词: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1912年国歌歌词: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据材料,说明两首国歌所反映的政治倾向的不同,并据此归纳20世纪初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8分)
(2)结合史实说明“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所取得的政治成果。(7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诞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西欧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物质生产、阶级斗争
和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思想领域实行伟大变革的结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第一国际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
形势下产生的。1848年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
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与此同时,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加剧,无产
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
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必须在
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这种国际主义
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
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他们甚至没有想到,……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
出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但却使俄国革命有别于以前西欧
各国的革命……。
……“孟什维克和社会主义革命党的口头禅是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
水平。”……既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
平”究竟怎样,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
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他们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好极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在我国为这种
文明创造前提,如驱逐地主、驱逐俄国资本家,然后开始走向社会主义呢?你们在哪本书上
读到过,说通常的历史顺序是不容许或不可能有这类改变的呢?
——列宁《论俄国革命》
请回答:
⑴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物质生产、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指的是什么。(6
分)
⑵据材料二概括第一国际产生的历史条件。(6分)
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什维***调的“文化水平”的含义是什么?针对材料
中孟什维克的论调,列宁提出了怎样的观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