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     ]A.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
题目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     ]
A.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不敢触犯封建制度
答案
A
核心考点
试题【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     ]A.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者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以身殉难前这段自白表明了他的[     ]
A.爱国精神
B.种族成见
C.浪漫性格
D.厌世心态
题型:湖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德国汉学家李博教授曾指出:“大约直到1919年,中国人对欧洲各社会主义流派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日语,或是欧洲语言原著的日文翻译,或是日语的社会主义著作。”这段材料反映出 [     ]
A.日本是各社会主义流派传入中国的唯一渠道
B.十月革命在当时对中国的思想界无任何影响
C.留日学生已成为中国传播先进思想的主力军
D.日译西书的出版是促成五四运动发生的主因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     ]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同盟会和共产党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前后中国人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宪政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