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三:(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卫青少时尝为平
阳公主家骑奴……元光六年(前129年),拜车骑将军北击匈奴有功,赐爵关内侯。
——《史记》
材料四: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材料五:(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
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一《唐摭言》
材料六: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日知录》
材料二: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在材料三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4)材料五中的制度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选拔官员的?与材料三相比,如何理解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公正、公平地选拔真正的人才?
(5)据材料六,分析明朝实行科举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6)综合上述材料,选官制度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制度:世官制。 标准:血缘、门第、等级。
(2)观点:不论贵贱,选贤用德(或尚贤)。 史实:卫青以家奴的身份而能凭借才能拜车骑将军。
(3)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4)方式:考试。材料三:推举方式选拔官吏立足于对推举者的长期观察和考核。材料五: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看重的是被选拔者的学识,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制度上可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操作程序,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
(5)影响: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6)君主专制日益得到加强,封建制度日趋走向衰落。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理清这样一条线索: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引导学生注意两大环节:审题要仔细、答题要完整。第(1)问关键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注意审题“选拔的标准”;第(2)问关键理清材料,并注意回答史实的完整性,切勿忽略材料中卫青的“家奴”身份;第(3)问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但要注意回答完整性;第(4)问理清科举制的特点,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更具有公平、公正;第(5)问注意审题,理清材料表达科举制的消极影响;第(6)问注意从整体角度思考,注意抓住材料是关于选官制度演变的过程,认识到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从而得出封建社会日趋走向衰落的结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采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古代行政区划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今天的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朝代什么样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是如何对山东进行管辖的?
(3)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种什么发展趋势?你是如何评价这一发展趋势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     )
①电子计算机 ②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③人造地球卫星 ④杂交水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2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1924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 国 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  

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特支200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 

(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

(2009山东文综)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农业(%)
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第一年
26.6
32.1
41.3
第二年
27.2
34.3
38.5
第三年
28.8
36.7
34.5
A.1949~1951年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D.1979~1981年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