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928年傅斯年曾言:“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28年傅斯年曾言:“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的观点是
A.不应该补全史料B.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C.不应该解释史料D.应该坚持过去之说

答案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1928年傅斯年曾言:“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之说。”傅的】;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西汉“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反映了
A.曹参的一无所为B.萧何的强大影响力
C.黄老思想符合民意D.汉武时期积极作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岗村,从“乞丐村”变成“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其关键因素是
A.村民吃苦耐劳、团结肯干
B.人穷思变,借地度荒
C.包干到户的尝试得到中央的支持
D.***等领导的特别拨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8年下半年,省级以上刊物刊出的讨论文章达650篇,形成以理论界为主力,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问题是  
A.“两个凡是”B.“真理标准问题”
C.“科学技术是生产力”D.“党的基本路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自古史家多心怀高志,以修史伟业名垂千古。下列哪一项是司马迁的治史抱负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B.“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D.“文章经世之业,立言亦期有补于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17世纪儒家文化西传的主要载体是
A.“四书五经”西译本B.孔子传记C.《利玛窦中国札记》D.《风俗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