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上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
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唐太宗
请回答:
(1)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大臣进行了一番争论。请根据材料一,将争论中出现的几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6分)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10分)
(3)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在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体现出的人格魅力。(2分)
答案

(1)许多大臣(朝士)主张采取强行内迁的政策,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李百药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护府管辖;温彦博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同时教之礼仪。(6分)
(2)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来担任官职;还告戒他们守法。作用: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0分)
(3)唐太宗在决策过程中善于纳谏,择善而从。(2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千年,迎来新千年。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 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上述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台湾光复B.解放海南岛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波兰电影导演安德兹·瓦达曾说:“奥斯威辛,和别的许多事物一道,对德国而言,是无法规避的。也就是说,歌德和有计划的种族灭绝;贝多芬和毒气室;康德和铁血统治,所有这些,都无可磨灭地属于德国遗产。”许多德国知识分子对此会点头同意。这一事实主要说明德国知识分子(    )
A.同情波兰在二战中的遭遇B.正视德国民族的光荣和丑陋
C.被迫接受二战失败的事实D.认同德国历史遗产丰富多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近,有一网民提出构建皖北交通大网络的设想,以加快安徽崛起步伐。该设想把孔(子) 孟(子)老(子)庄(子)的故里连接起来。下列言论不属于这四人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可见服饰变化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B.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D.展示中国服饰由开放到保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