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材料一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材料二 由于冷战的加剧,法国政府认识到它无法阻止德国再武装,也无法阻止德国政府获得其相关主权。同时西德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材料二 由于冷战的加剧,法国政府认识到它无法阻止德国再武装,也无法阻止德国政府获得其相关主权。同时西德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限制德国的煤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果能够超越国界,把两国的煤钢合并在一起,一方面既可以剥夺德国在煤钢领域的特权地位,另一方面又可以为法国消除战争的威胁。此外,这两个部门又最易联合,法德两国的工业垄断资本早已在这两个部门互相渗透了。而法国本身也对德国的这些资源感兴趣,因此法国政府改变了以往对德国的压抑政策,提出一个合作政策来协调两国之间在这些重要资源上的合作,避免过去互相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罗贝尔·舒曼提出一项计划,希望联合经营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煤钢生产,并建立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对之进行管理。该计划一经公布,就立即得到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的支持,德国人认为煤钢的联营将使“法德之间任何战争不仅会成为不可想象的,而且物质上也将是不可能的”。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四国也迅速作出反应,赞同舒曼计划所提出的设想。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个欧洲大陆国家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又名《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该条约生效。因舒曼计划而产生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把战后开始的西欧联合向前大大的推进了一步,使得西欧联合获得了一次实质性的突破。舒曼计划从此被誉为“欧洲的出生证”。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简要说明20世纪中后期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西亚产油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倡议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影响。(10分)
答案
(1)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使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发展,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也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使用。(4分)
影响:西亚产油国利用石油发展本国经济,建立起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产油国日益富裕。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油价,引发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4分)
(2)原因:削弱德国的资源优势和新战争的威胁;为法国发展补充资源。(4分)
影响:实现法德和解,有利于法德两国经济发展;促进了欧洲的联合和发展。(4分)
解析
第一问是要求学生正确分析图片可以看出新能源的大量使用,根据时间涉及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在70年达出现了经济危机促使人类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使用,影响的分析结合时代背景关注点是经济滞胀的分析;第二问是考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的原因及其作用,要求从欧洲政体经济的发展角度予以宏观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发展和资源之间的关系,难度适中。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材料二 由于冷战的加剧,法国政府认识到它无法阻止德国再武装,也无法阻止德国政府获得其相关主权。同时西德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进行的祭祀大典,其祭祀的对象是
A.天地B.泰山C.祖先D.星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赤壁赋》中云:“盖将自其变者面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老夏戏之,则物写我皆无尽也”。这一观点与下列思想家对应一致的是                 
A.老子B.荀子C.陆九渊D.朱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存的青岛琅琊台刻石上刻有记述秦朝皇帝功绩的文字,它是我们了解秦史的
A.间接证据B.旁证材料C.原始史料D.转手资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7分)阅读下列中外交通史的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板块一 古代城市交通管理

(1)据上表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后期城市交通管理的特点。(4分)
板块二 近代城市交通与公共秩序
《上海洋场竹枝词》:“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中华生命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载:“过往车轿必须靠马路左侧通行;独轮车必须在马路左侧紧靠人行道通行,不准乱窜。”
(2)以上竹枝词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交通出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哪一类城市?据上述两则材料,指出采取的解决办法。(10分)
板块三 近现代铁路建设与发展嬗变
19世纪后期四国铁路里程统计表(单位:千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等

(3)据以上统计表,比较19世纪后期中外铁路建设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据图与《南昌铁路局史志》材料,概述福建铁路建设的发展变化。(14分)
板块四 综合探究交通发展的轨迹
(4)综合以上材料,简要总结我国交通管理与建设的发展史,并说明交通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直接目的是
A.稳定物价B.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合理调整工商业D.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