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B.地区分布不平衡C.工业结构不合理D.军阀割据混...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B.地区分布不平衡
C.工业结构不合理D.军阀割据混战的影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一战,无暇顾及侵占、排挤中国的民族工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短暂的“春天”,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这主要是因为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并未改变,故选A。
点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不利因素:①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②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B、有利因素: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反帝国运动的推动;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核心考点
试题【费正清教授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B.地区分布不平衡C.工业结构不合理D.军阀割据混】;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B.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反映了
A.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D.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亚非拉国家而言,正如一个埃及记者所说:已经陷入了重围……。
请回答:(1)概括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2分)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分)
(3)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陷入了重围”的亚洲国家在19世纪作出了不同的反应,说说中国由此产生的反应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
A.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来解决台湾问题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D.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在新旧制度更迭前后,“国民意识”在中国逐渐形成、发展,并反拨于国人精神与思想的近代化过程。
材料一: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辱,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材料二:揽中国之大势,十年之中,世变亦亟矣。甲午之后,欲雪割地赔款之耻,于时人人言自强;庚子以后,欲弥赔款失权之憾,于时人人言自立;至于癸卯以来,日俄开衅,战事延长,穷其结果,国患方迫,于是忧时之士,人人则言自存……三者之持论,虽有不同,而其救国之心,未始或异。
——《新闻报·自存篇》
材料三:1904年《癸卯学制》对各类学堂(部分)及其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类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高等小学堂
以培养国民之善行,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以童年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谋生之计虑为成效
普通中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底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材料四:商务印书馆的《共和国新图文》的编辑说“本书以养成共和国完全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到1912年3月,商务印书馆又推出了《共和国教科书》,中华书局推出《中华初等教科书》,中国图书公司推出《新国民国文课本》等。其中,商务印书馆1912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前后印行2560万册,影响最大。
——《东方早报:理想,政治,还有生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所说的“国民”的内涵。(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意识出现的时代背景。(4分)
(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国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2分)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四中“养成共和国完全国民之人格”的政治因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总结“国民意识”的培养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