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出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在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街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出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在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街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找到那个点之后。大概就可以在席卷而来的那个全球化的大浪里并头,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了。”这里,龙应台主张(   )
A.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B.全球化要实现西方化
C.全球化前提是区域化D.全球化要立足民族化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龙应台强调在全球化浪潮中要找到“真正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并强调“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旧的跟新的,衔接的那个点”,实质是主张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融入全球化。故选D。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是材料的中心意思;B项错误,全球化并非一定要西化,需要坚持自己的民族传统;C项错误,全球化和区域化既有联系又有矛盾。
核心考点
试题【著名作家龙应台写道:“全球化跟国际化这样子排出倒海而来的时候,它对我们最在的挑战可能是,你到底找不找得到那一个铁轨跟铁轨街接的地方。也就是西方跟东方,现代跟传统】;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认为要把中华民族从危亡中拯救出来,就必需承认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他呈给光绪的《盛世危言》的自序写道:“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材料二 郑官应指出,那些西洋人恃以雄峙海外的科学技术是“积数百年研究之功始得,一旦贯通其学,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非偶然矣”。由此而提出组织力量译述西学,设学堂培养人才的建议。其次,他把西学分为天学、地学、人学三部分。所谓“人学”,既包括语言、文字,也包括一切政教、刑法、食货、制造、商贾、工技诸艺。由此得出的逻辑的结论,就是学习西学不仅是学习“长技”,而且要学习西方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郑官应说“欲强国先富国,欲富国先富民,而富民之道则不外以实业为总枢,欧美各国历史昭昭可考。”即要抵御外国的侵略就必须民富,而民富又必须国强来保护;要民富、国强则必须改革政治,削减君权,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他认为专制政体对外已丧失御侮的力量,对内也不具有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能力。
——摘编自汪熙《论郑官应》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1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官应对中国时局以及对西学的认识。(8分)
(2)郑官应的思想在当时很有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8年11月17日《申报》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皇帝崩,翌日电传遗诏……”光绪抱着自己终生的遗憾在瀛台含元殿病逝,终年38岁,后追封为“德宗”皇帝。下列对材料中的有关知识解说不准确的是
A.1908年是戊申年B.“酉刻”是晚上十二点
C.“光绪”是年号D.“德宗”是庙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新旧政协召开时的两幅图片,那么,对这两次会议共同点的表述有误的是
A.都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实现和平建国
B.都采取多党派平等协商的方式
C.都商讨了建国军政等重大问题
D.都成功地实现了人民的愿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解读有误的是
A.产量初期下降,后期有所上升
B.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
C.产量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政策的调整
D.产量下降与人的主观冒进有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位中国学者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动的,想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