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2分)王阳明(1472—1529)和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王阳明(1472—1529)和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涕,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当时(1517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其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5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阳明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2分)
答案
(12分)
(1)基本主张:性本善,致良知;知行合一;发明本心。(3分)
传承发展: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2分)
(2)观点:“上帝之语”不在教会说教里,而在《圣经》里;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3分)
影响: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2分)
(3)相似:强调人的心灵(思想)自由;反权威的平等思想;挑战正统思想(或具有叛逆思想)。(任答两点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的关键信息概括王阳明的基本主张:“良知、明德”、“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发明本心”。在人性论方面,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在认知论方面,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在理论体系方面,“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2)第一小问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主张因信称义;“上帝之语”不在教会说教里,而在《圣经》里;坚持《圣经》的权威;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第二小问直接考查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该问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比较王阳明和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可知,两人都强调人的心灵自由;挑战正统思想;反对权威、主张平等。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王阳明(1472—1529)和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中说: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灭亡和衰落。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
C.资产阶级发起了实业救国运动D.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的挤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77年《申报》专栏《津门纪略》记载说:“乡间妇女至沪佣工,当其初至时,或在城内帮佣,尚不失本来面目。略过数月,或迁出城外,则无不心思骤变矣。妆风雅,爱打扮,渐而时出吃茶……回思昔日在乡之情事,竟有判若两人者。”这一描述实际上反映了
A.作者对女子出外做工持反对态度B.西方工业文明导致传统道德的崩溃
C.《申报》以宣传传统思想为宗旨D.近代城市生活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近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中高考英语改革的部分细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家谈沦的焦点更引申到此举对中国“英语热”的影响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泾浜泛指洋场和租界。上海租界设立后,原来在香港、澳门、广州以及南洋的洋行纷纷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随之一些作为买办和职员的广东人也到了租界。他们用粗通的英语充当贸易中间人,于是在洋泾浜附近出现了一种语法不准,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称为“洋泾浜英语(Yang King Pang Fnglish)”。
同时在上海其他籍贯的商人为了争取与外商直接打交道,纷纷学习英语。一些出版商也乘机赶印了一种以中文读音注音的英文速成手册,直接就叫《洋泾浜英语手册》。所以洋泾浜又特指用中文音译的英文。开始洋泾浜英语多以广东地方的发音为准,以后随着宁波商人的大量涌现,逐步以宁波方言发音来注音。
——《百度百科·洋泾浜英语》
材料二 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特别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
——乔治·斯坦纳
材料三 现在有“世界第一强势语言”之谓的英语,也饱受到其他语言的严重“污染”。2006年2月的《泰晤士报》曾发文评价“中式英语”( Chinglish)的影响,据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发布报告称,英语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第100万个英文字将在这年夏天出现。而且,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雷颐《张氏困境与央视尴尬》
(1)材料一中洋泾浜英语多以广东地方的发音为准,逐步以宁波方言发音来注音,从经济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美式英语”为什么成为“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5分)
(3)分析材料一中的“洋泾浜英语”到材料三中“中式英语”的变化有何本质的不同?(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与这场对话体现的观点最接近的是
A.知识即美德B.认识你自己
C.因信称义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表”(单位:亿元)材料表明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占工业总产值中的%
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
近代工业产值
手工业产值
工业总产值
近代工业
手工业
近代工业
手工业
1920
219.03
10.66
43.17
53.83
19.8
80.2
4.9
19.7
1936
306.12
33.19
73.71
106.89
31.0
69.0
10.8
24.1
A.该时期近代工业有所发展           B.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
C.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无足轻重       D.列强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