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1844年,清政府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1859年,改由两江总督兼领。
1861年清政府宣布成立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奕主持下,其职权日渐扩大。
1863年总理衙门下设的总税务司由英国人赫德继任,赫德在长达45年的任期内参与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事务,凡事有关订立条约、对外交涉都得和他商量。
1875年清政府迫于英国强烈要求,派郭嵩焘赴伦敦就马嘉里案道歉,旋又正式派为驻英公使,郭嵩焘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随即在其他各国首都也纷纷设立使馆。后又相继在一些商埠设立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利益。
1893年清廷采纳薛福成建议,允许“良善商民无论在洋久暂,婚娶生息,一概准由出使大臣或领事给予护照,任其回国谋生,置业与内地人民一律看待,并听其随时经商出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晚期外事机构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这一变化。(7分)
答案

(1)变化:外事机构从无到有;从临时性兼管机构到正式的专门机构并逐渐设置驻外机构;从被动到主动;从闭关自守到废除海禁,并注意保护侨民利益。(8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2)评价:这些变化表明在列强冲击下,晚清政府开始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推动中国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也加深了中国对各国乃至世界形势的了解和认识,并一定程度上保护侨民利益;但同时也便于了列强借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没有也不可能摆脱半殖民地色彩。(7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对比鸦片战争前后的相关史实概括指出清朝晚期外事机构的变化: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1861年清政府成立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总理衙门;在各国设立使馆和领事馆,以保护中国侨民利益;1893年清廷废除海禁政策,国人可“随时经商出洋”。
(2)该问考查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清朝晚期外事机构的变化改变了中国以往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有利于中外之间的交往,推动了清朝中央机构和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但同时也便于列强借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下列属于道家学说的是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无为”、“逍遥”、“以无事取天下”
C.利用权术驾驭大臣
D.制天命而用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别人,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别人。”下列与之有类似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派别应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发电机的发明与蒸汽机的改进主要的不同是:
A.有科学理论做基础 B.发明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C.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D.有较长时间的完善过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材料一: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指导思想或核心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摘自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2)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1分).
(3)欧洲思想家历来重视“理性”,欧洲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理性”思想发展历程(6分)
(4)启蒙运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思想界。请写出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近代中国出现的思想解放潮流。(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对于历史上“民本思想”传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反映了中国思想史、政治史发展的重要特征。
视角一: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3分)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1分)
视角二:明清时期的民主启蒙
材料二 (上古的君王)“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们“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根据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2)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思想?(1分)这一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历史影响?
(1分)
视角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据材料三、四,指出这一“质的飞跃”主要是指什么?(1分)从真正关注民生的角度看,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发展?(1分)新三民主义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内涵?(2分)
视角四:共产党的以人为本理念
材料五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4)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解读,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民生观的最大不同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