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所说的“阳光灿烂”是因为苏俄政府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所说的“阳光灿烂”是因为苏俄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不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年——1921年;CD不对,农业集体化政策、工业化政策是1924年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B符合题意,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
点评:评价新经济政策(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3)探索了一条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4)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核心考点
试题【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所说的“阳光灿烂”是因为苏俄政府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联邦德国成立初期,经济部长艾哈德说:“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联邦德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B.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C.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D.政府主导并扶持经济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在《19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以上主张(  )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土地法令》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   )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但是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A.俄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集权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1)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三次改革是指哪三次改革?(3分)三次改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2)俄、美、中三国在农业方面各自采取了什么政策(7分)
(3)材料一二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简要指出他们的相同之处和本质不同,(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