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 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政策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前线”、“饥荒省份”和“红军家属”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战争状态,苏维埃政权已建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项正确。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一战,当时应是俄内战,A项说法错误;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在20世纪30年,排除C项;德国入侵苏联是二战时期,排除D项。
核心考点
试题【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主要考察你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瞿秋白(中共早期***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
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
C.反映处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说:“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这里的“后退”是为了
A.发展商品经济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C.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D.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2年俄共中央规定:“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参加本区或本村的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尚未成立,共产党员绝对必须带头创办这些组织。”这一规定的实质目的是
A.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书中指出:“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B.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C.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改变了农业优先发展的状况,实行工业优先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