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A.资产阶级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日益壮大
B.西学已经成为当时国人的共同追求
C.新式学堂和学会创办人多为洋务派
D.以“中学为体”为旗号有利于西学传播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题干信息“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以减少阻力,从而有利于西学传播,故D项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A.资产阶级知】;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观应(1842年—1922年)是中国近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他认为,“以商战为本,以兵战为末。若舍本而求末,入不敷出,徒知聚敛,不复开源,转令民不聊生,盛亦难恃。”(《盛世危言》)他说:“宪法乃国家之基础,……政治关系实业之盛衰。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查欧荚政治革命,商人得参与政权,于是人民利益扩张,实业发达。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                  
——摘编自夏东元、易惠莉《郑观应传》、《郑观应评传》
(1)据材料,概括郑观应的主要思想。(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指出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

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
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梁启超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宣扬“中体西用”B.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C.减少变法阻力D.回应民主革命思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2梁启超在《新民说》 “论国家思想”中解说了“国家”和“朝廷” 两个概念的差异。梁启超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B.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签署后,廷臣交章论奏。顺天府尹胡燏棻说:“但求皇上一心振作,破除成例,改弦更张,成与维新,事苟无益。”这说明
A.甲午战争是导致维新变法爆发的根本原因
B.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官僚体系的重要成分
C.光绪帝成为变法图强的实际领袖
D.维新变法得到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