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 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 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
题目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 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 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 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青年杂志》发刊词
材料四 (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试看环球的未来,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请回答:
(l)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四人所代表的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各产生过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
(2)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是要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
(3)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4)①魏源是近代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他们引导当时人民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②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的代表;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③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中国封建思想,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④李大钊是中国近代马克思主义者代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 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 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一新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
A.从经书中寻章摘句
B.远离社会现实
C.主张重新认识世界
D.力主变革“祖宗之法”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早期维新思想同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     ]
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表明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清王朝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技”的重点是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课题组成员在研究“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课题时,需要查阅以下一些书籍,下列关于这些书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天演论》提出了世界上最早关于进化论的思想
B.《海国图志》是魏源以《瀛环志略》为基础写成的
C.《新民丛报》是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的主要阵地
D.《民报》首先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幕府时代晚期的日本学者文化人等,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所学到的两学情形与一般近代文化,并不比经过荷兰所学到的有何逊色。”体现了日本学者所说的“经由中国输入的文献”中的主要思想是[     ]
A.“和魂洋才”
B.“中体西用”
C.“君主立宪”
D.“师夷长技以制夷”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