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上述言论评论的对象应是A.《海国图志》B.《康輶纪行》C.《孔子改制考》D.《瀛环志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上述言论评论的对象应是
A.《海国图志》B.《康輶纪行》C.《孔子改制考》D.《瀛环志略》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这部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介绍西方国家情况,而《康輶纪行》和《孔子改制考》分别主要介绍有关西藏的情况和中国变法思想,排除。《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都介绍了西方国家情况,但《海国图志》更凸显题干中“欲制夷患,必筹夷情”这一主旨,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答案为A。
点评:此题较简单,主要考查史实,解题关键要理解题干所给条件:即“介绍西方国情”和“师夷长技以制夷”。
核心考点
试题【“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上述言论评论的对象应是A.《海国图志》B.《康輶纪行》C.《孔子改制考》D.《瀛环志略》】;主要考察你对新思想的萌发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潮的核心和实质是
A.帮助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樊篱B.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进步探索
C.介绍西方地理历史,开眼看世界D.抵御外国侵略,寻求强国之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书在序言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提倡民主与科学D.实业救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 》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材料二  1895年,郑观应在诗中鼓吹:议院固宜设,宪法亦须编,宪法不行专制严,官吏权重民太贱,妄谈国政罪 重科,上下隔阂人心涣。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材料三  1902年出版的《世界地理学》一书,不仅介绍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学说,还专门介绍了日本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部,内阁总理为首,其下外务、内务、大藏、陆军、海军、司法、文部、农商 务、递信凡九省,皆有大臣。”“所谓责任内阁者,此责任二字,非对于君主而言,对于议会而言。”
——以上均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2分)
(2)阅读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康有为等人先后强调宪法重要性的意图是什么?(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演变过程。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初期,中国进行了哪些宪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
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结加剧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C.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