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
题目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达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材料三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材料四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晚清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三的说法哪一种更准确的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西方的代议制优于中国的政治制度,请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薄弱等。
(2)原因:受到西方列强冲击,面临严重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御侮之道。(3)材料三张荫桓的说法正确。理由:郑观应认为君主掌握最高决策权;张荫桓认识到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由民选产生的议会手中。
(4)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生产技术,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5)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没有优劣之分;要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要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要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核心考点
试题【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且屡有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这里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从那以后,这一变革波及了整个世界。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3—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成规模比较。——引自《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材料四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材料一认为“‘双元革命’不仅仅是‘现代经济’的胜利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利用科学和机械的”?又是如何去“组织近代民族国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上表,指出1928年后苏联(俄国)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的排名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体现?各自成效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改革是当今中国的主流,是全民之共识 ,是社会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材料一 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李鸿章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先驱之一。但经过一场甲午战争,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了文明的代表,李鸿章推动的以民生富国为本的工业革命反倒被中国人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1)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挪动的第一步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谈谈你对它被贬作“维护腐朽制度的尝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九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2010年11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各国学者热衷于当代“中国经济模式”的探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指出,中国将走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发展道路。——以上材料来自“凤凰网”
(3)各方学者所热衷的“中国经济模式”指什么?试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历次改革与革命成败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1860年是个很重要的时间点”。以下史实最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B.《资政新篇》的颁布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西学东渐”的开始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李鸿章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 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     ]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