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①                 ②                 ③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④③②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地图的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准确识记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由图片中获取关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图①中“碾庄”“蚌埠”“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等信息可判断是发生在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的淮海战役;由图②中“晋冀鲁豫”“大别山”判断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图③依据图示中“抗日根据地”可推断出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图④依据作战形势及图释可判断出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为③②①④,故选B。
核心考点
试题【图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①                 ②                 ③      】;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台历史事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自抗战展开以来……因中心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们的对比上,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
——摘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 (l938 年)
材料二 关于杭日文化统一战线:
(一)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不论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工作是否同抗日有无直接的关系。
(二)欢迎任何文化人使用他的文化武器(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为抗战直接服务。在文化人中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服从于政治的思想。
(三)文化人间,除以抗日不抗日作为团结的分界线外,还可以在关于文化的各种方面与各种问题上进行统一战线……
(四)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同其他抗日统一战线一样,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更充实的与坚强的统一。
——摘自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194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6 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中日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童谣是在儿童中传唱的民间歌谣。它通俗流畅,幽默风趣,文字虽然简短,却真实地反映了某个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爱憎感情。下面是一首流行于中国某个时期的童谣:狼来了!虎来了!什么狼?什么虎?东洋狼,东洋虎。快吹号,快擂鼓,赶走万恶东洋虎。快磨刀,快擦枪,***死万恶东洋狼!从这首童谣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童谣流行于
A.义和团运动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