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近代《良友》画报第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近代《良友》画报第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东北一角,崩缺糜烂,即使毯毁损,已堪惋惜,况国土失陷,可哀孰堪!这期画报出版的时间应该是
A.1915年B.1927年C.1931年D.1949年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际此10月国庆节期”、“东北一角,崩缺糜烂” 即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可判断时间为 1931 年。故选C。其他各项均与事实不符。
核心考点
试题【近代《良友》画报第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西安事变爆发后,新闻媒体及时跟进报道。西安《西京民报》头版头条是《张杨对蒋实行兵谏》,以 “揭竿抗日举国欢腾” 为副标题。南京《中央日报》的头条则是《张学良率部叛变!国府下令褫职严办》。这说明
A.报纸是当时最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B.张杨兵谏举国震惊各方反应不一
C.历史转折时期社会群体意识弱化D.政府疏于管理新闻传播放任自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5年清明节前夕,国民政府规定每年清明日为“民族扫墓节”,由中央政府派要员前往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祭扫。这一做法旨在(   )
A.东北沦陷,誓师抗日
B.表彰先贤先圣功绩,鞭策民族自信心
C.向中共表达合作抗日的意愿
D.消弭国民党内派系纷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被蒋介石***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之一是***,***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实现全面抗战路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年              b年              a年上半年a年下半年b年6月
图一   党员成份构成变化                    图二 党员数量增长
A.1921年和1922年B.1927年和1928年C.1937年和1938年D.1949年和1950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的诗词描述了中国革命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画面。下列诗词与右图历史事件相对应的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D.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