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 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 [    ...
题目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来源: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 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 [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B
核心考点
试题【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 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材料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指 [    】;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题型:广东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21年,梁启超在演讲中说:“任凭什么人,尧舜呢,桀纣呢,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呢,王莽、朱温、袁世凯呢,若再要想做中国的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也不会有的事了。”下如此断语,是因为他  [     ]
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经历时帝制的腐朽
C.正确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D.片面地夸大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题型:海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
A .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 .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我国民苦满清专制久矣。自去年武昌起义三数人登高一呼,万峰响应。义旗一指,各省景从,不及旬日之劳,……四千六百九年(注:辛亥革命前后以汉族始祖黄帝降生之年为元年的一种纪年法)之旧物光复于一朝,扫二百六十六年之淫威尽除于一旦。”
                                                               ——《今日之日》(《申报》中华民国元年十月七日)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1919年7月——8月)
材料三 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以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陈独秀《〈新青年〉之新宣言》(《新青年》1923年第一期)


(1)材料一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表述辛亥革命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中陈独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