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的是
A.推动洋务运动的发展,自强求富B.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阻止革命
C.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引进西学D.继续维新思想的宣传,预备立宪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1907年”可知此时中国同盟会已在日本东京成立,国内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在同盟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革命理论的宣传和实践活动,这对清政府构成极大的威胁,清政府重臣张之洞此时高举中国传统文化大旗显然是想抵制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阻止革命活动的扩大,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不符合上述时代特征。
核心考点
试题【1907年张之洞在湖北武昌成立存古学堂,并给清王朝上了《保存国粹疏》,声称当时“道微文敝,世变愈危”,只有“存国粹”才是“息乱源”的最好办法。材料表明张之洞的目】;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7分)日记是私人记载的一种,历来被认为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1913年,一位乡村知识分子的日记
材料二:来自国外的消息本来能使苏联劳动者对他们国境之外的世界上的事态具有正确的概念,但这种消息却遭到系统的隐瞒和歪曲。我确信,他们倾向于低估,并且有时甚至过分低估其他民族的生命力。即使资本主义的政府和制度是他们的敌人,也不能低估它们的生存力。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1935年)
材料三: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表4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贺星允老人国庆节饮食开销变化(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l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材料四:考史事之本末者,苟能于官书及私著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之,则庶几得其真相,而无诬讳之失矣。
——陈寅恪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日记作者怎样的政治态度?简要说明你的判断理由。(6分)
(2)罗曼·罗兰的日记表明了苏联建设中的什么问题?概述该问题导致的消极影响。(8分)
(3)据材料三,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10分)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日记”史料价值的认识。(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这体现了当时国人追求
A.师夷长技以自强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D.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民主革命
A.目的的坚定性B.手段的优越性
C.过程的跳跃性D.结果的建设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说:“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意在
A.拓展洋务领域,推进洋务运动B.否定洋务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C.用西方生产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D.希望李鸿章支持资产阶级革命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段材料说明平民革命
A.是“家天下”式的旧式革命B.是反满复汉的狭隘民族革命
C.是实现君主立宪的平民革命D.是变革专制制度的国民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