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 (14分)新文化史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引入政治史的研究,不仅能弥补传统政治史研究的不足,而且拓宽了政治史研究的视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大量的报...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4分)新文化史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引入政治史的研究,不仅能弥补传统政治史研究的不足,而且拓宽了政治史研究的视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大量的报章杂志中,处处可见关于黄帝的各类论述,蔚为一股“黄帝热”。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革命尚未成功”之际,孙中山却先行病逝。……着手修建中山陵的同时,留守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筹款五十万元,在广州修建孙中山纪念堂和纪念图书馆。当时,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困窘,但还是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比如要求政府职员捐薪、向人民收取呈词附加费、销售孙中山纪念章、发动各校学生向全社会劝捐、要求各县县长担任额定募捐任务,等等,千方百计筹措这笔款项。
——李恭忠《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溯源》
(对上述事件,有社论指出)爱你的国父,如像爱你的祖先一样,崇仰革命之神如像昔日之神一样,努力把“国”之意义在建筑中象徵之出来,努力以昔日建祠庙之热诚来建今日国父之会堂及图书馆!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4月21日)
领袖崇拜可以这样来看:即既存在着自发的领袖崇拜,也存在着“系统的、甚至是马基雅维利式的”领袖崇拜灌输。
——李恭忠《孙中山崇拜与民国政治文化》
材料三  1933年,李大钊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6年后,北平各界发起了公葬李大钊的活动。这次公葬除了北平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青年学生外,当时国民政府的高层人士、社会各界团体(如北京大学)、各类知识分子(如胡适、鲁迅)纷纷在这次公葬活动中亮相,这显示了当时民国政治文化生态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李宗刚、陈志华《公葬李大钊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政治文化生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黄帝热”是三民主义中哪种革命思想的文化象征?这种革命思想有何局限性?(2分)
(2)据材料二,孙中山崇拜仪式偏重于“自发的”还是“系统的”领袖崇拜?对此,你做何评价?(5分)
(3)据材料三分析,当时民国政治文化生态“复杂而多元”的原因是什么?并依据时代背景与所学知识,以¨复杂而多元的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文化生态”为主题,阐明社会各界代表出席李大钊公葬的不同意图。(要求:言简意赅;论述准确;表述成文;120字左右)(7分)
答案

(1)民族主义。(1分)局限性: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单纯的排满兴汉;不鲜明反帝。(任答1点,1分)
(2)系统的领袖崇拜。(1分)评价:利于强化民族国家的认同;是当时国民革命的精神支柱之一。(任答1点,2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强调集中的政治权威,与民主潮流不符(思想僵化);不利于革命实践。(任答1点,2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原因: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政治倾向,导致不同的文化立场。(阶级立场的不同;2分)意图:①中共:从中共创始人或马克思主义传播角度分析。(1分)②国民政府:从反抗北洋军阀政府和对国民政府认同感角度分析。(1分)③北京大学:从北大办学精神角度分析。(1分)④胡适、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从新文化运动角度分析。(1分)简言之,这场公葬恰恰显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治文化生态的复杂性和多元性。(1分)
评分建议:论述理由准确,字数够,可得5分;其余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5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黄帝是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据此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帝热”是民族主义的象征。黄帝热所象征的民族主义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带有排满兴汉的局限性。
(2)修建中山陵,修建孙中山纪念堂和纪念图书馆;爱你的国父,如像爱你的祖先一样,崇仰革命之神如像昔日之神一样,努力把“国”之意义在建筑中象徵之出来,努力以昔日建祠庙之热诚来建今日国父之会。这些措施符合系统的领袖崇拜。评价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会回答,只有言之有理即可。
(3)依据所学知民国政治文化生态“复杂而多元”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立场不同导致的。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依据他们各自的阶级立场及时代背景概括出各自的意图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14分)新文化史作为一种史学方法引入政治史的研究,不仅能弥补传统政治史研究的不足,而且拓宽了政治史研究的视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大量的报】;主要考察你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4分)为建立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近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能从今天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命运,还是很大的希望。……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
——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的演讲
(1)依据材料一,“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是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分析未能建立的原因。(4分)
材料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
——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历史画册》
(2)依据材料二,怎样理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分析其建立的历史条件。(4分)
材料三  1944年9月15日,中国共产党代表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三次大会上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各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地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就是要结束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多党制。
——谢春涛主编《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3)材料三表明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后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是什么性质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是对右侧漫画所反映的历史史实准确解读的是
A.1898年开始变法维新B.1911年武昌首义成功
C.1912年颁布临时约法D.1916年袁世凯暴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唐代在①设置市舶使
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
C.在③能找到明代中书省遗址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④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下列文献中有相似规定内容的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81年《邦联条例》
C.美国联邦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该漫画最适合于               
A.表明黎元洪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
B.概括孙中山暴力革除帝制的意义
C.指出袁世凯武人专权的政治野心
D.剖析溥仪无力对抗共和的虚弱本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