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近代科学技术 >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上古时期,许多文明古国基本上独立取得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中古时期,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国衰落,只有...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上古时期,许多文明古国基本上独立取得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中古时期,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国衰落,只有中国仍居世界前列,除了蚕桑、茶等农业技术、冶铁术、造纸术、造船、瓷器、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拱桥、针灸等外,远远比西方国家先进的成就还有:指南车、记里鼓车、水碓磨、龙骨车、石碾、风箱、独轮车、马颈套、弓弩、天然气井等。中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向东、向南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和印度等国;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且扩散到欧洲,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材料二 正如艾赛亚•柏林所说的:“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三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说: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年至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年至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美差距100年》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我国成为能制造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加强了中国国防能力
197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4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整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4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牛顿的原理和方法”指的是什么?说明牛顿的成就对思想界如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特点和思想文化背景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曾经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中错失前两次机遇的原因。(4分)
(4)材料三认为中国“1957年至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这与材料四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相矛盾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5分)
答案

(1)(4分)(答到有效4点即得4分)独立取得;世界前列;领域众多,尤其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成就多;注重实用与经验;不断传播并影响到世界各地。
(2)(4分)原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1分)方法: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1分)影响:打破教会的思想禁锢;启迪了以“理性和科学”为纲领的启蒙运动。(2分)
(3)(4分)中国古代科学研究注重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缺乏深层次规律性探究;(2分)文化上是儒学(理学)主导思想界,重人伦,轻科学,重科举,影响了科技发展的动力。(2分)
(4)(5分)不矛盾。(1分)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革”动乱,我国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2分)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卓绝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许多文明古国基本上独立取得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中国仍居世界前列”、“除了蚕桑、茶等农业技术、冶铁术、造纸术、造船、瓷器、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拱桥、针灸等外,远远比西方国家先进的成就还有:指南车、记里鼓车、水碓磨、龙骨车、石碾、风箱、独轮车、马颈套、弓弩、天然气井等”、“向东、向南传播”、“向西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特点,写出4点即可。
(2)原理:结合所学应该知道,实际就是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即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方法:即牛顿开创的研究方法,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之上,用数学表达式表达。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的经典力学打破教会的思想禁锢,把上帝从无生命的领域赶了出去,同时结合材料二它还为启蒙运动提供方法和借鉴。
(3)原因:题目要求从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特点和思想文化背景角度来寻找原因,所以从材料一中体现的中国古代科技自身的特点,注重生产或生活实践与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但是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原因之一;结合中国思想文化背景考虑的话,应该考虑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重人文,轻科学,重科举,轻技术,影响了科技发展的动力。
(4)材料三认为中国“1957年至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而材料四却列举了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取得了不少成就,两者看上去矛盾,实际上需要考虑的是我们如果不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应该是主动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的,但是当时我们处在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都对立的相对封闭状态下,独立研究取得的结果,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核心考点
试题【(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上古时期,许多文明古国基本上独立取得自己的科学技术成就,中国是其中的一个中心。中古时期,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国衰落,只有】;主要考察你对近代科学技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属于元朝成就的是(    )
①《农书》)  ②《农政全书》   ③ 《授时历》    ④水运浑象仪   ⑤简仪
A.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译书(18分)
材料 东汉时期西域僧人安世高、支谶等到洛阳,翻译佛经多种。魏晋时期名僧鸠摩罗什和真谛分别在北方和南方传教译经,唐朝玄奘从天竺回国后译经75部,与鸠摩罗什和真谛并称古代三大翻译家。
1862年成立的同文馆是中国官方的第一所综合性的外语学校和翻译机构。译书内容以世界知识为主,自然科学的译著也有一些。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共译书158种,其中史志、公法、教育方面18种,军事32种,商学8种,科技90种。此后,沿海地区相继仿行……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官方译书系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年,商办民间私家出书剧增,译书不再由官方译书机构所专营。1897年梁启超开办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说:“本局首译各国变法之书,及将变未变之际一切情形之书,以备今日取法。”1900年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等,仅1901至1904年间,就译出各国史志以及哲学、法政、教育、外交、兵制、农政、矿务、工商、理化、卫生等各类书籍533种。冯自由称译书汇编社“所译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神》、斯宾塞《代议政治论》等,促进吾国之民权思想,厥功甚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中国古代到近代译书的变化历程。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完整、准确;解析和分析逻辑清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汉学家费正清(1907—1991年)先生在其生前最后一本书《中国新史》第四章“中国最伟大的时代:北宋与南宋”中如此评价宋朝:“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使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产、政治哲学、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与欧洲相比,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先驱,在多数文明层面上远远超前。”下列史实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取得重大进步   ②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③文人书法尽显“尚意”旨趣           ④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②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④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材料一:阅读下面的图片:

材料二 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大发明的传入流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材料三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
(1)以上作品中,能体现世俗化的有哪些?(2分)试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不得摘抄原文)(4分)
(3)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