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C.反对...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
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
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
C.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
D.将满足“***”作为顺应“天理”的唯一途径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王夫之强调“理”“欲”的一致性,明确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的 “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AB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说法错误。所以答案选C。
核心考点
试题【王夫之认为,不能离人而别有天,不能离欲而别有理,“随处见人欲,即随处是天理”。这一主张:A.反对“理”是世界本原的思想主张B.反对“格物致知”的求理方法C.反对】;主要考察你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现代学者马叙伦称道黄宗羲是秦以后二千年间“人格完全,可称无憾者”的少数先觉之一。 “人格完全”所依据的标准应该是
A.中国传统儒家思想    B.西方理性主义启蒙思想 
C.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D.现代中国的主流思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B.《资治通鉴》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C.历史记述不必涉及繁琐历史细节D.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
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毫无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主张建立公天下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材料二 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                                                                  
——《中国儒学史》
材料三 诸子虽学,未尝以闻道为心也,则亦不免士大夫家为富贵所移尔矣,况此而为汉儒文附会,宋儒之穿凿乎?又况继此而以宋儒为标的,穿凿为指归乎?人益鄙而风益下矣!无怪乎其流弊至与今日,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形若狗彘也。                  
——《初潭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一中“习惯所崇奉的秩序”在李贽所处时代具体体现是什么?(2分)针对时代弊病,李贽提出怎样的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反感和谴责的对象实际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三,概述李贽的主要主张与传统儒家思想之间的关系?(2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李贽的思想有何积极意义?(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