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16分)民主政治理念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未来的世界文化中,民主政治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民主政治的观念源远流长,从两河流域及希腊...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民主政治理念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未来的世界文化中,民主政治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民主政治的观念源远流长,从两河流域及希腊城邦,以至于西欧古代部落民主,然后一步步演变到市民的参政,最后归结为英美的民权与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这一系列的演变,有其历史背景与条件。到今天因为民主政治确实是比君主制、独裁制或集权制为公平、合理,因此民主政治理念已为举世认可。若要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独立地建立起民主政治理论,井非易事。可是,若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尤其是恕道观念及尊重人性的观念上,做进一步的伸展,则未尝不能在中国文化中纳入民主政治。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英美法民主政治理念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2)概述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和民主政治理念的鹿点,并结合古代思想进行论述。(10分)
答案

(1)民主政治观念源远流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欧洲人文思想发展(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6分,答出三点即可)
(2)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为民主政治理念提供思想基础(或有助于民主政治理念推广)。(2分)
说明:儒家“仁爱”“德政”;有利于民本思想发展。宋明理学家提出“格物致知”,注重意志品德;促进入文精神发展。明清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有助于民主政治纳入中国文化。(8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史实和论述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原因从材料中“民主政治的观念源远流长”的信息可概括出民主政治观念源远流长;再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欧洲人文思想发展。
(2)首先概括作者的观点,从材料中“若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尤其是恕道观念及尊重人性的观念上,做进一步的伸展,则未尝不能在中国文化中纳入民主政治”的信息可概括出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为民主政治理念提供思想基础;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可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的思想,以及宋明理学的有关思想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新思想来进行论证。
核心考点
试题【(16分)民主政治理念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未来的世界文化中,民主政治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民主政治的观念源远流长,从两河流域及希腊】;主要考察你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4分)思想解放运动有利于社会转型,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争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着减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 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百家争鸣所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指的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6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6分)
(4)为了让欧洲启蒙思想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在中国实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做了哪些努力?(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
(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6分)
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后来孟子和荀子初步发展了儒家思想,在人性论方面,他们是一致的。西汉时期,为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董仲舒改造了儒家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材料一中共有3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误并予以改正。(6分)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这一思想引起的改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6分)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3)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4分)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的思想主张。(6分)如果要给以上材料设一个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儒家文化的困境》中说:“把古代中国、环地中海诸文明古国与岛国日本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横向比较是颇有意义的。”其中,古代中国文明的文化传播模式是(    )
A.单向性辐射B.由外向内辐射
C.多向交汇型D.由外向内选择吸附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