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
题目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礼俗论》
(1)材料一中“新的精神……世界”指什么?“新的精神……世界”中的哪些主张有利于欧洲启蒙思想家进行反封建专制的宣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一一***《新民主主义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精神世界: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仁、仁政、为政以德。
(2)态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主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了***思想。
核心考点
试题【人类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主要考察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是 [     ]
A.李耳
B.庄周
C.孟轲
D.荀况
题型:010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     ]

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
题型:010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观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为贵,君为轻 ②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④人民为主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题型:0106 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题型:湖南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一孟轲《孟子·告于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苟子·性恶》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两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方法对中华民族性格形成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 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所著《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作者指出:19世纪是中国受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国复兴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统治的世纪。书中提到:19世纪英国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给世界带来的却是殖民战争,20世纪的日本也给世界造成了灾难;现在,美国的一些做法人们也有目共睹。根据这样的逻辑,中国的发展会不会把忧患带给世界呢? (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对材料四的疑问给出个文化传统层面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儒家有一句名言:“父母在,不远游”,这个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但这个观念却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与时代潮流发生冲突,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这一观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