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3分)古往今来,政府的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回答: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分)古往今来,政府的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回答: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
——《简明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8分)
(2)某班学生在学习“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时,列表总结了“日本明治维新”和“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的有关知识。请根据所学完成下列表格。(8分)
   
(3)材料二显示我国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两个迅速发展的时期(1953—1960年;1979年以后),分别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一些发达国家,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有救济金,退休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可以得到抚恤金。
(4)你如何看待上述现象?(8分)
答案

(1)外贸港口众多,政府专设管理机构;外贸地域范围广,商品种类多;进口以原料和初级制品为主,出口以制成品为主;政府的外贸税收大幅增加。(8分)
(2)背景:赢得民族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措施:殖产兴业,发展近代经济;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2分)
认识:扫清障碍是顺利推进改革的前提;经济近代化,顺应了时代潮流;改革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育之成理即可得分)(4分)
(3)1953—1960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大跃进运动。(4分)
1979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发展乡镇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4)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缓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体现社会公平。(4分)但也使国家财政支出过大,造成财政赤字,容易使一些人产生依赖思想。降低劳动积极性。(4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3分)古往今来,政府的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回答: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较以前有了突出发展:……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直接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A.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D.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为唐代长安城,下列有关唐代长安城商业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彻底打破
B.早市和夜市昼夜相接
C.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D.政府取消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如同一个符号,走近它,可以领略那些历史的沉淀、感受到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主要表现?(2分)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日缎,方空日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生产关系方面出现的新现象。(2分)
材料三:《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主要有以下几点:(1)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2)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通商口岸里,英人可以自由居住,美国可以派驻领事等官。
——摘编自中国网
(3)据材料三指出近代中国东南沿海城市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种变化对近代中国有什么危害?(2分)   
材料四:第一阶段:提出了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第二阶段:明确提出:按照“两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第三阶段:“以企业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营制”。
——摘编自赵海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从世界范围看,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发生在哪个重大历史事件之后?(2分)
(5)结合上海世博会主题,谈谈你对厦门城市建设的提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作成了动画,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

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10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
年份
总人口(万人)
非农业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950~1957
55196~64653
9137~10618
16.55~16.42
1958~1960
65994~66207
12210~13731
18.50~20.74
1978~2006
96259~103475
15230~19686
15.82~32.53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材料四: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车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说明了
A.唐朝的市有时间限制B.唐朝的市坊分立
C.唐朝时商业活动有地域限制D.唐朝时期商业繁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