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商业的发展 > (15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5分)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
材料三 汉口开埠以后,江汉关以下地段开辟了租界区。外国人在汉口有自己的码头货栈,兴建了工厂公司,开办了航运业。汉口的商业中心,从沿河一带向沿江一带转移。汉正街的繁华盛景,逐渐被六渡桥、江汉路以及租界滨江商业区所取代。汉口人的日常用语中,除了洋船之外,多了洋火、洋油、洋蜡、洋布、洋铁、洋油灯等一系列洋字号的名词。在洋街的影响下,汉口向近代城市迈进的脚步缓慢地移动了。1871年冬,清政府在汉口设立招商局。 1889年,洋务派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以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加速了汉口前进的岁伐。
(3)以材料三的汉口为例,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的主要特点及其反应的本质问题。(4分)
答案

(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5分)
(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西方: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6分)
(3)现象(此处现象应为特点):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且与西方差距较大。本质问题:反映情况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问题时首先应该注意答案内容的时间点,是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然后重点注意分析这个城市的发展是在“农耕文明”条件下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上的安定与统一,同样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越发展城市才会越来越繁荣。
(2)从材料二中可一一对应找出答案。如材料中“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使其发展缺少法律性的保护。而“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再有从材料中的“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可以分析出中国的商业城市不独立,而政府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所以对商业的发展是起阻碍作用的,而西方的城市比较独立,城市的实力也强大得多。
(3)近代中国城市的特点应该从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做为半殖民地的一个近代化城市,应该带有殖民地化的特点,加之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发展所受的阻碍,所以发展水平不会高。所以反映的本质问题就是要透过现有的现象的特点来透视本质问题。
核心考点
试题【(15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主要考察你对商业的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9分)材料一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转移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城市经济中心由城东北沿河一带逐渐转移到城东南的租界地区,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外贸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上海、天津发展成近代大城市。
(1)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条约?(2分)概括材料三反映的通商口岸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二:京津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近现代,这里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2) 从下图可知,天津是我国近代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该地区的近代工业是怎样兴起的?(5分)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分布的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相比,民国初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族工业发展特别快的原因。(5分)
材料四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要筛选、移植国外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经营管理方式,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摸索经验;要把沿海生产的“洋货”向内地销售,繁荣国内市场,满足人民需要;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A.城市布局整齐B.城市规模过大C.城市功能单一D.经济政策抑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B.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至矣……故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由此分析洪亮吉人口论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认识到人口激增会带来社会动乱B.发现了清代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
C.肯定了人口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D.意识到盛世之下隐藏着人口危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中价1.5~1.6两白银
湖广
米每石1.4~2两白银
江西
米每仓石1.5~2.3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麦每石1.5~2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粟米每仓石1.4~1.8两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产粮区           B. 南北各地之间商业联系加强
C. 粮食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D. 南北方经济地位趋向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