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比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中国与西方城市发展状况来概括说明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西方: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
(3)现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西方国家,且与西方差距较大。本质问题: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远远强于农业文明。
核心考点
试题【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但在近代这种优势逐渐丧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从下图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图
[     ]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初期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材料二 19世纪末英国人的中国印象。
材料三 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的中国印象。
(1)结合清朝前期的史实,分析材料一中18世纪初期西方人把中国称为“巨人中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的什么现象?产生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部分西方人的印象,认为美国经济受制于中国经济。这种观点正确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针对西方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两位君主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在那以后,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学习历史我们就要以史为鉴,切身感悟历史给我们的启迪,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两位君主生活的东西方在经济领域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指出这种“相似”和“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君主死后,……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请以中国、英国为例概括这种失衡在政治上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年代以后中西都出现了启蒙思想,但其本质和影响却大不相同。试说明这种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华南虎濒临灭绝,但学者研究指出:长江以南地区,宋代以后虎患渐趋频繁,至明清尤盛,且较集中发生在闽、赣、粤等省交界处的山区。明清时期,上述地区虎患盛行的可能原因是:[     ]
A.气候变迁导致老虎出山觅食
B.人口增加导致山区过度开发 
C. 以虎骨等入药的风气渐盛
D.国内旅游的风气逐渐形成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