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 (28分)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材料二: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
材料二: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正如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所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惫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
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 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4分)
材料三: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宴,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3)材料三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分)
材料四: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90l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4)读材料四,分析1912年——1919年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出路是什么?(2分)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5)据材料五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2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
材料六: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6)材料六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4分)
材料七: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的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7)材料七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
(1)特点:农业与家畜饲养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4分,每点1分)
(2)影响:(4分)①促进欧洲医药事业发展;
②改变了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
③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
④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
⑤造成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答对二点即可满分)
(3)手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近代工业落后。(2分,每点1分)
(4)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推动;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实业救国思潮、(4分,每点1分)(3)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难以民展。其出路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人民自主。(2分)
(5)发展迅速。农业改造农业合作社的出现。(4分)
(6)安徽和四川(2分)。因为包产到户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2分)
(7)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原因:①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农业产品丰富;
②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解决本题的突破点、关键点是读懂图片内容,第一幅图反映的是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是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第二幅图片体现的是精耕细作,图片上有牛耕与深耕的表现;图片三内容更为明显是男耕女织的特点。所以依据上述原则来回答即可。
(2)第二问,本题可以依据材料内容归纳整理。材料中的“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表明饮茶改变了西方的生活习惯,西方是喝咖啡的。材料中的“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表现西方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由此也可以得出中外贸易关系中中国占据合优势地位等相关答案。
(3)第三问,材料中的“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表明清政府时期中国经济的落后,其他国家参览的都是工业品,而中国的是农业文明的成果,是农耕经济的表现,而当时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可以得出中国近代生产力落后的结论。
(4)第四问,分析此问题时需要从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考虑。国内该时期处于辛亥革命后民族经济发展的黄金时间,由于民国政府的成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所以激发了仰取他们的发展近代经济的热情,另一方面,民国政府的一些有利于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也使得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国际上此时,帝国主义国家都在忙于一战,所以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第五问, 1952~1956年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一个是经济恢复发展的完成,第二个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所以有关于此时农业发展状况的分析要依据这两个方面分析。有关于材料中的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的问题,需要从第二个阶段来分析,即是1953年至1956年间的经济运动有关。
(6)有关于材料六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的问题,依据史实分析即可。有关于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的问题,首先要弄懂这种担心指什么,这种担心是指农民的私自“包产到户”会不会影响到集体经济,然后再依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来分析归纳其原因。
(7)第七问,有关“材料七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问题,可依据材料内容分析,也可以从教材上相关的知识来分析整理。1992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确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逐步废除了原来的经济发展体制,材料内容反映的正是这个内容。有关这种现象出现的的原因,结合中国改革的影响来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28分)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分)材料二: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主要考察你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世界农业起源中心除西亚、中南美洲外,还有(    )
A.东亚B.南亚
C.北亚D.欧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成语“五谷不分”,出自《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对此你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当时的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
D.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己经基本具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三  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  (明)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例如,一船灯草、笤帚,只值一两多银子,而货物税和船税却要三四两银子,小商人只得弃船而逃,或焚货而去。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一种基本模式?(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2分)
(2)概括材料二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本”“末”各指什么?(2分)统治者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2分)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政策?(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
A.土地兼并严重B.小农经济的弱化
C.商品经济发达D.井田制得以恢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是土生之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