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
题目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等日常国事的场所……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基础逐渐瓦解……对士的需要激增,于是平民中涌现出一批新的士,士也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称。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私学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剧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又有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自由讲学,各具特色;为诸家学派的基地;是参议时政的论坛……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西汉初年的景帝时期,出生于今安徽的文翁来成都任蜀郡守,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汉书·循吏传》),遂将教育文化事业放在首位……选拔青年人亲自进行教育,并派到长安去学习数年,学成之后用作各级官吏,带动各地的教化……在成都开办学校,校中学子在课堂之外还必须经常到各地有所实践。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大显,人才辈出,风气大变。“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汉书·循吏传》)——摘编自袁庭栋《天府的记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周学校教育的特点。该特点到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选官制度?为什么“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教育体制发展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西周到西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变化:平民教育兴起。原因:旧制度瓦解(或分封制瓦解);旧经济基础瓦解(或井田制瓦解);士阶层壮大,哲人、学者投身教育,满足师资条件。
(2)察举制。原因: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取代了贵族世袭为官。
(3)特点:主动性、示范性、实践性。贡献:推动全国各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4)功能:维护社会稳定(或巩固统治);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政治进步;推魂社会思想文化、风俗的转变。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周的学校教育……教师既行教事,又兼管国家的日常事务,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教学场所同时也是举行祭祀、飨射、治历、望气、布政】;主要考察你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1)按示例填写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但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令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材料三 人道进化,皆有定位。……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康有为《论语注》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力的进步”。——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1688年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1928年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1)简要说明材料一中“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它与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什么选举制度。这一制度与处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宣传进化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比较美英两国宪政民主制度下的选举制度与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的选举制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两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宋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待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     ]

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题型:辽宁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

A.二十等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题型:0119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