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紀,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据材料一,概括 “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6分)
材料二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2)根据材料三,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4分)
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为例,论证材料三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10分)(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答案
(1)历史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的人管理百姓,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克服了分封制的弊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回答两点即给4分)根本原因: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2分)
(2)理由:秦朝设丞相短期而亡;设丞相容易导致权臣专权。(4分)
(3)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4分)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一直是围绕其核心思想变化的,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但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汉代中外朝,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可以得出 “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由于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存在。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以得出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秦朝设丞相短期而亡;设丞相容易导致权臣专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首先要明白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其次,从加强中央集权和专制主义等方面来总结答案,同时要注意: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核心考点
试题【(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图:

材料2: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那是何等的愚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1)据材料1,分别指出四幅图片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的政治体制.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三所示政体与图二所示政体相比,有何创新之处? (4分)
(3)据材料2,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明清及中国近代前期的相关史实说明其观点的合理性.(6分)
(4)图四与图三所示政体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外政治体制的变化中,我们能得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哪些认识?(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材料三 列强的步步紧逼使曾经统一富强的中国山河破碎,不甘的不仅仅是台湾民众,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动卖国的清政府却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内容“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斗争……拆除北京至大沽口沿线炮台……”
材料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材料一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10分)
(2)材料二中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6分)
(3)材料三中条约内容出自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简述其恶劣影响。(5分)
(4)材料四中歌曲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要历史事件?面对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该战线的名称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
A.实行皇帝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
C.实行郡县制D.厉行文化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