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许,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许,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弟叔鲜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予,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分)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有哪些?(8分)
(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1)分封制。
(2)臣属关系。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一些诸侯国实力强大,王室衰微。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文字内容直接找出答案;(2)本问题其实就是分封制下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即可;(3)材料三中文字说明诸侯王敢公然反抗周天子的命令,甚至直接对周天子进行人身攻击,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可以找出其原因所在。
点评:高考中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的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②保卫周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和分封制的影响或作用。一方面分封制实现了两周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扩大了两周的统治疆域,另一方面也为地方合理合法壮大为割据势力埋下了隐患。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许,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这表明(  )
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
C.周代在承继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众多华夏子孙来到黄帝出生地寻根谒族。这种现象源自(   )
A.井田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宗法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河南省的洛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这里不断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请你判断其反应的历史时期应是(   )
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周公东征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封建”是指:
A.建立封建制度B.分封诸侯国C.委任官职D.实行宗法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西周的封国齐国的宗法制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A.周王B.齐国国君C.卿大夫D.国君长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