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经济 > 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A.闭关锁国政策...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
A.闭关锁国政策名存实亡B.政府鼓励开拓海外市场
C.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16—18世纪”才是本题的题眼,只有“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这一选项符合“16—18世纪”的中国,所以本题选择D.存在着走向世界的动力。另外,16—18世纪中国仍然是闭关锁国,所以A本身错误。16—18世纪中国仍然是闭关锁国,当然不可能“政府鼓励开拓海外市场”所以B也错误。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是在鸦片战争后。
核心考点
试题【据统计:16—18世纪,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商品约有236种之多,其中手工业品有137种……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据此分析这一时段的中国A.闭关锁国政策】;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     
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
自耕农
佃农
工场工人
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著名汉学家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宋代商业的性质和规模,与此前一千年时期相比,则全部悬殊天隔,已不可同日而语。”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事实不包括
A.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
B.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手工业中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