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 > (13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1)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资料显示:Ca(ClO)2 +CaC...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3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1)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资料显示:Ca(ClO)2 +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某学习小组利用此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探究其性质。

①在该实验中,甲部分的装置是               (填字母)。

②乙装置中FeCl2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证明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是                           
③丙装置中通入少量Cl2,可制得某种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已知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则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                          
(3)为测定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将2.0 g漂白粉配制成250 mL溶液,取出25 mL并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稀H2SO4、过量KI溶液,完全反应后,再滴入0.1 mol/L Na2S2O3溶液:2Na2S2O3+I2 ="==" Na2S4O6+2NaI,共消耗20 mL Na2S2O3,则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2)① c (1分) ②2Fe2++Cl2 ="==" 2Fe3++2Cl-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产生红色溶液,证明生成了Fe3+ ,即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合理即得分)
③Cl2+2Na2CO3+H2O ="==" NaCl+NaClO+2NaHCO3
④在丙装置后连接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合理即得分)  
(3)35.75%
解析
(1)方程式为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2)①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反应需要加热,硫酸是溶液,所以应该选择c装置。
②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把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方程式为2Fe2++Cl2 ="==" 2Fe3++2Cl-。由于生成物是氯化铁,所以要证明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检验铁离子来证明。即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若产生红色溶液,证明生成了Fe3+ ,即FeCl2与Cl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③由于碳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所以反应中不可能生成CO2,因此方程式为Cl2+2Na2CO3+H2O ="==" NaCl+NaClO+2NaHCO3
④由于氯气有毒,属于大气污染物,需要尾气处理,即应该在在丙装置后连接一个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3)次氯酸钙和碘化钾反应的方程式为ClO+2I+2H=I2+Cl+H2O,所以次氯酸钙和Na2S2O3的关系式为Ca(ClO)2~4Na2S2O3。所以25ml溶液中含有次氯酸钙的物质的量是0.1 mol/L×0.02L÷4=0.0005mol,质量是0.0005mol×143g/mol=0.0715g,所以质量分数是
核心考点
试题【(13分)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1)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资料显示:Ca(ClO)2 +CaC】;主要考察你对气体的净化、干燥、吸收与收集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用98%的浓H2SO4(密度为1.84 g/mL)配制1 mol•L-1的稀H2SO4 100mL,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 ①100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按使用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⑥③⑦⑤B.④③⑤⑦⑥C.①③⑦⑤⑥D.②⑤⑦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 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
①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开始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
实验2: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
①B中为少量品红溶液,C中为少量酸性KMnO4溶液,则证明SO2具有漂白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
②D中应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填溶液名称),E中加入____________(填溶液名称),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某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来验证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中最适宜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没有装置C,使装置B与装置D直接相连,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黑色固体为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CO具有还原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根据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确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在上图装置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连接下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序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            
                         ;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          生成沉淀。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 ,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_方案更合理。
(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 (Mr=250)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mol·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CuY2+2H+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w= ________________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某兴趣小组欲从工业食盐中精炼精盐,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B除杂质(沉淀剂A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B的化学式。
A                           B                  
(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       、沉淀、过滤、       、冷却结晶、烘干。
(3)实验室配制500 mL 0.1mol/L的NaCl溶液,具体操作步骤为:①在天平上称取一定质量的NaCl,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②把制得的溶液小心的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的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好,充分摇匀。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应该称取的NaCl的质量为________,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用到的仪器除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烧杯外还需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容量瓶中的液面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所配的溶液的浓度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没有进行操作④,会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