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原电池原理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构成铜锌原电池B.二氧化碳制取装置C.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题目
题型:潍坊一模难度:来源: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魔方格

构成铜锌原电池
B.
魔方格

二氧化碳制取装置
C.
魔方格

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D.
魔方格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
答案
A.原电池构成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盐桥的主要是起到导电作用,防止同种电荷离子间的影响;该装置中发生的电池反应是锌和铜离子的置换反应,该原电池中,锌的活泼性大于铜,所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负极上锌失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片逐渐溶解;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锌溶液中迁移,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而图中锌插在硫酸铜溶液中,铜插在硫酸锌溶液中,假设锌能失去电子,沿导线进入铜极,因盐桥作用是平衡两个半电池中的阴阳离子,只有盐桥中的阴阳离子移动,左图中的硫酸铜中的铜离子无法得电子,所以应该是锌放在硫酸锌溶液中,而铜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故A错误;
B.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药品的状态为:固体+液体,反应条件为:不需要加热,所以能选择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导气管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无法逸出,故B错误;
C.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CO2应长管进短管出,故C错误;
D.实验室用氯化铵和碱石灰反应制取氨气,即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  
.
 
CaCl2+2NH3↑+2H2O,在收集氨气时氨气温度比空气温度高,收集的氨气的浓度小,容易逸出,因此在瓶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环境,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选D.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构成铜锌原电池B.二氧化碳制取装置C.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D.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主要考察你对原电池原理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一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魔方格
A.溶液中c(A2+)减小
B.B的电极反应:B→B2++2e-
C.y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不久沉淀溶解
题型:南京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L 1.0mol/L的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掉电源,a与b直接连接,则Fe棒上产生气泡
B.a连接电源正极,b连接电源负极,则Fe棒被保护不会溶解
C.a连接电源负极,b连接电源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mL(标准状况)时,摇匀后,溶液pH≈11
D.a连接电源负极,b连接电源正极,如果把溶液换成1L 1.0 mol/L的CuSO4溶液,一定时间后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
魔方格
题型:深圳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可充电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①Br2+2e-=2Br-  ②2Br--2e-=Br2 ③Zn-2e-=Zn2+   ④Zn2++2e-=Zn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A.②和③B.②和①C.③和①D.④和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为减小配制溶液的误差,容量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B.向溶液中滴入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则证明溶液中有CO32-
C.含有Mg(OH)2和Ca(OH)2的浊液中加入足量MgCl2,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Ca(OH)2
D.把纯净的铁和锌用导线连接一起插入到经过酸化的3%的NaCl溶液中,往铁电极区滴入2滴KSCN,有红色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图乙所示,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魔方格
A.①②③B.②④C.④⑤⑥D.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