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 【题文】图为某探险穿越地航拍图,该地分布着灰白色的长条状土丘群。土丘形如“白龙”,故曰白龙堆。《汉书·地理志》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载。据此完成各...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图为某探险穿越地航拍图,该地分布着灰白色的长条状土丘群。土丘形如“白龙”,故曰白龙堆。《汉书·地理志》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载。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该探险穿越地位于我国(   )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小题2】图中长条状土丘沿主风向延伸,该地盛行(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土丘沿主风向延伸,从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载,判定槽沟是外力侵蚀而形成,风力作用较强,所以该地最可能在西北地区。
【小题2】据指向标和土丘沿东北西南延伸,判定该地吹东北风或西南风,再据图中凹槽判定,该地吹东北风。
考点:分析地理事物景象
点评:会判定地理事物形成的原因,会判定图中有效信息。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图为某探险穿越地航拍图,该地分布着灰白色的长条状土丘群。土丘形如“白龙”,故曰白龙堆。《汉书·地理志》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载。据此完成各】;主要考察你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读地貌景观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
【小题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若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水流面积为50m2,流速为300m/s。则该处河流断面的流量为(   )
A.300m3/sB.500m3/s
C.1500m3/sD.15000m3/s
【小题3】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岩层的空间方位通常用倾角和倾向来描述。如图中“   ”表示岩层与水平面成50°夹角且向东倾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在图中画出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并在垂直剖面图上画出岩层分布情况。(8分)
(要求:用粗实线表示岩层分界;用符号标示岩层名称;先用铅笔作图再用黑色水笔描黑)

(2)从地形形态看,年轻的褶皱地区,向斜往往形成     ,背斜往往形成     。(4分)
(3)从地表形态看,甲处为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4分)
(4)简析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我国台湾地质剖面图,回答各题。

【小题1】中东部断裂发育明显的主要原因(   )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张裂运动形成
D.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挤压形成
【小题2】读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平原是海浪沉积和流水侵蚀形成
B.西部山麓地区降水量大于东部山麓地区
C.盐场位于西部沿海地区是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
D.盐场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有利于晒盐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某中学的一队科考小组在某地地质考察,地理位置大约在(25°N,110°E)。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质考察队的大致位置应该在
A.湘B.滇C.桂D.蜀
【小题2】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②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③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④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