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中国区域差异 > 太阳是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日)表,下图是“我国与...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太阳是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日)表,下图是“我国与全球太阳总辐射量对比图”。分析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总结春分日时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少73卡/平方厘米·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北纬30°东、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为什么东部地区较西部低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思路点拨:低纬度地区的太阳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多,在高纬度地区则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所以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减少的趋势。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不是正圆,而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地球在7月份离太阳较远,1月份离太阳较近,所以在7月份的北半球和1月份的南半球由于离太阳远近不同,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也不同。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夏天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少;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则属于干旱气候,天气晴朗,降水少,太阳辐射能更为丰富。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因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多。
核心考点
试题【太阳是能量的源泉,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平方厘米·日)表,下图是“我国与】;主要考察你对中国区域差异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线。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
         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干旱灾害指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干旱灾害分为:轻度干旱(Ⅳ级)、中度干旱(Ⅲ级)、严重干旱(Ⅱ级)和特大干旱(Ⅰ级)四个等级。
材料二:
        据国家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小麦主产省受旱1.43亿亩,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34亿亩,比常年同期多33%。北方冬麦旱区中,重旱面积4635万亩,干枯116万亩。 (1)下图中甲地区是我国_________(填“冬”或“春”)小麦的主产区。简要说明甲地区种植小麦的
         限制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8年11月以来,甲地区干旱灾害严重。试分析本地区干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下图所示的我国近40年干旱灾害的年际变化特点,并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2008年5月下旬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和西南东部发生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一些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南方强降雨致55人死亡、25人失踪。来自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的最新消息,截至2008年5月28 日上午9时,全省连降三日的暴雨已造成7人死亡,失踪11人,农作物受损面积7万亩,400多栋2100间房屋倒塌,道路交通中断5条,毁坏路基47公里。沅陵县、龙山县、古丈县等九县市35个乡镇受灾严重。2008年5月25日至27日,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毕节地区织金县等17个县市遭受洪涝风暴灾害袭击,已造成18人死亡,12人失踪,166人受伤,4600多人被紧急转移安置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二:
        北方15个省(市、区)2007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1)从图中看,北方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
         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200~400毫米的地区,大致位于_______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植被为,主要放牧的牲畜是_______;以西是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地区,植被为________和荒漠,主要放牧的牲畜是_______。 (2)图中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自东向西逐渐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部距海较近,降水较多,适宜牧草的生长;西部地处________,且由于高原、______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大片的沙漠和戈壁。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