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环境与环境问题 > (24分)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甲为鄂尔多斯地区植被分布图。材料二  百事食品(中...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鄂尔多斯地区植被分布图。

材料二  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向沙漠宣战,把2.7万亩沙丘改造成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据当地农民反映马铃薯种植基地的空气湿度增大了,云量增多了,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
材料三 “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是鄂尔多斯地区保护耕地采用的措施,即作物收割后,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图乙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图。

(1)概述图甲中植被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导致该地气温发生变化,请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说明。(6分)
(3)简述鄂尔多斯地区采用“留茬免耕、秸秆覆盖”的生态意义。(10分)
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植被变稀疏(2分);依次是灌丛、草原到荒漠(2分)。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内陆,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蒸发强(2分);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2分)。
(2)气温日较差减小(2分);植被覆盖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2分);夜晚,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2分)。
(3)保持土壤水分;保护了土壤肥力;减少空气中的沙尘;增加大气湿度;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任答5点即可,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甲所示区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处我国内陆,距海洋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所以该地的植被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稀疏,依次是灌丛、草原到荒漠。
(2)沙丘改造为马铃薯种植基地,植被覆盖增加,白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增温慢。地面温度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空气中水汽多,天空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降温慢。所以白天不再那么热了,夜晚不再那么冷了,说明气温日较差减小。
(3)“留茬免耕、秸秆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土壤肥力。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沙尘,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有利于增加大气湿度,减少蒸发量,减轻土壤盐碱化程度。
核心考点
试题【(24分)植被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甲为鄂尔多斯地区植被分布图。材料二  百事食品(中】;主要考察你对环境与环境问题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B.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C.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D.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
小题2: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
A.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
B.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C.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
D.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0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主要产竹国竹林面积和竹类种数分布情况

材料二 :中国竹林分布图

材料三 :浙江安吉县竹产业三产产值变化图

材料四:浙江安吉竹林面积达7.2万公顷,为“中国十大竹乡”之一,近年来竹林面积快速增长。 竹子在合适生长的地带具有“强势”、“霸道”的个性,竹林中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系统十分发达,使土壤中的养分消耗极快。茂盛的竹叶遮光蔽日,地下竹鞭盘根错节,让其他植物难以立足,甚至“攻城略地”。
材料五 浙江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16.5%,竹业年产值达283亿元,占全国竹业年产值821亿元的1/3强,位居全国第一,享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盛誉,形成了“两头向外” (原料从省外输入,产品向省外和 国外输出)的外向型竹产业。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竹子资源的优势和成因。(10分)
(2)据图说明浙江安吉县竹产业1990—2010年三产产值的变化特点。(6分)
(3)有人对近些年安吉县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表示担忧,请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因。(6分)
(4)简析浙江省“两头向外”的外向型竹产业的形成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或称东盟10+1。是指由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的10个成员国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经过10年努力,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
材料二:泰国地形图(图甲)、人口分布概况图(图乙)、曼谷气象资料(图丙)、

材料三:近年来多个发达国家在泰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见(图丁)。

(1)根据材料二描述泰国地形特点?并从流域的开发利用上比较说明湄南河上、下游开发利用的侧重点?(4分)
(2)泰国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该国栽培有一种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据此并结合材料二说明A河的水文特点及原因?(4分)
(3)泰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硬盘制造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有哪些?从材料三中可看出其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此状况,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保定市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是河北省农业大市。近年来逐步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涿州花卉、安国药材、满城草莓、望都辣椒等农产品基地。
材料二 昌平素有“京师之枕”美称,位于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交界处,昌平区域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属于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1)从地形、地质方面分析修建引水线路a的有利条件。(4分)
(2)说明涿州花卉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分)
(3)关于昌平北部山区发展,有人建议种植果树,也有人建议建设防护林,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棵10米高的树长成可能需要50年,而同样高的竹子却只需约50天,不到5年便可以利用;因此,竹子产业被称作“黄金绿色产业”。中国的成片竹林面积、年产竹材、年产竹笋数量分别为世界总量的1/3、1/3、1/2,位居全球之首。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要发挥竹子的经济效益,应着眼于 
A.发挥优势,扩大竹子的种植面积B.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深加工
C.扩大竹笋食品的出口D.加强管理,提高竹子产量
小题2:竹子产业被称作“黄金绿色产业”,是因为
A.常年绿色,多用作园林绿化
B.能帮助农民快速脱贫致富
C.适应性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都可推广种植
D.分布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