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 读“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图2),完成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甲地区降水整体上比乙地区少B.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大C....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图2),完成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甲地区降水整体上比乙地区少
B.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大
C.甲地区海拔一定高于乙地区
D.甲地区可能地处乙地区东侧
小题2: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分析,甲图为草原地区,水井周围因过度放牧而退化成沙地,多出现于我国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地区;乙图为沙漠中的绿洲景观,多出现于我国西部的沙漠地区。故判断甲地区降水整体上比乙地区多;乙地区气温年较差比甲地区大;甲地区可能位于乙地区的东侧。
小题2: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业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发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由于有较多的水源,农牧业活动多而会对周围植被造成较大破坏,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核心考点
试题【读“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图2),完成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甲地区降水整体上比乙地区少B.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大C.】;主要考察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某地1960~1975年有关数据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题。
项目
1966年
1975年
耕地面积(万亩)
60
65
森林草地面积(%)
18
10
气温年较差(℃)
32
35
年降水量(mm)
450
380
水土流失范围


粮食平均亩产(Kg)
160
145
人口(万)
30
34
小题1:从表中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B.年降水量减少,导致酸雨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扩大D.土壤污染严重
小题2:今后该地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
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和相关示意图,并分析回答: (12分)
2001年4月7日,吉林白城北郊岭下镇发生了一次强沙尘暴,据电视台介绍这次沙尘暴从早上7点10分开始到晚上7点才结束,涉及内蒙古的中部、东部,黑龙江南部和吉林大部。


(1)按干湿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区。
(2)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在“农田防线示意图”中沙丘上空的风向画上箭头。
(4)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移已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效益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用相应的字母填入下列结构框图中。(每空只能填一项)
A.土地盐渍化B.下游季节河水位上升C.下游季节河径流量减少
D.绿洲沼泽化 (E)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