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根据“2015年城市GDP平均值在全国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预测结果,我国划分了22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丙三类城市群分别表示...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2015年城市GDP平均值在全国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预测结果,我国划分了22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类城市群分别表示
A.东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群
B.同心圆模式城市群、扇形模式城市群、多核心模式城市群
C.轻工业城市群、传统工业城市群、新兴工业城市群
D.特大型城市群、大型城市群、小型城市群
小题2:与N相比,核心城市M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A.矿产资源丰富B.市场广阔
C.淡水资源丰富D.交通便利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图中甲城市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GDP平均值在全国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高,可能为特大型城市群;丙城市群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内蒙古、山地、江西,城市GDP平均值在全国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低,可能为小型城市群。图中广西为东部经济地带;内蒙古、山西、江西为中部经济地带,所以A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N为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上海,位于长江下游,水资源丰富,上海港是中国第一大港,铁路交汇,水陆交通便利,周围城市密集,市场广阔,但是矿产资源缺乏;M为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与上海相比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为矿产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核心考点
试题【根据“2015年城市GDP平均值在全国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预测结果,我国划分了22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甲、乙、丙三类城市群分别表示】;主要考察你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B.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C.农田水利设施完善D.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小题2:导致南部区域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快B.网络化水平高
C.区域化分工好D.工业化水平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6月22日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公布。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一核九带”空间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产业重心变化。

(1)请用线条将下列发展带与其发展重点进行相应匹配。

(2)试根据材料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变化的两个阶段性的特征并原因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小
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D.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小题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A.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B.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C.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D.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苏地域范围虽小,但内部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下左图为江苏地形图,下右图为江苏省部分城与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l)大体上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简述江苏在气候、水文方面的南北差异。______(4分)
(2)与苏北地区相比,苏南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试分析其原因。______(3分)
(3)为了促进江苏经济的均衡发展,目前苏南产业正在向苏北地区转移简述苏北地区承接这种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带来的影响。________(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了 《中原经济区规划》。规划提出要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发展格局,其中,四轴是 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沿济(南)郑(州)渝 (重庆)发展轴、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旱涝、盐碱、台风
B.“ 一核”是指郑州及其周围相邻市区为主 体的核心区域
C.四个发展轴经过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两带分别是沿长江和黄河沿岸经济发展地带
小题2:为了抓住机遇,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原经济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全力发展大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把该地区建成世界级的城市群
B.利用其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海洋化学工业及海产品加工业
C.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吸引产业转移,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D.充分利用区域煤、铁、石油资源,大力发展煤炭、钢铁及石化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