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下列属于循环经济特征的是A.高消耗——高利用——低污染B.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C.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D.低消耗——低利用——低污染...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属于循环经济特征的是
A.高消耗——高利用——低污染B.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
C.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D.低消耗——低利用——低污染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循环经济和传统生产模式的差别。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传统的生产模式为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循环经济的特征为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核心考点
试题【下列属于循环经济特征的是A.高消耗——高利用——低污染B.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C.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D.低消耗——低利用——低污染】;主要考察你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气候干旱,黄河断流B.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
C.石油勘探和开采D.滥垦滥伐、建筑占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小题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水土流失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元凶,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我国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之所以称水土流失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元凶,是因为
A.水土流失加快流水速度       
B.水土流失导致洪峰提前到来
C.水土流失导致河床抬高       
D.水土流失导致堤防崩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北地区‘a区域’及‘a区域土地荒漠化比重’”图,回答24~25题。

小题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关于a区域形成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①强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   ③风力强劲风力侵蚀、搬运作用明显 ④地表物质疏松,沙漠广布 ⑤毁草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小题2:a区域1968~1988年,因强度开垦草原,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增加了20%;但1988~2008年,荒漠化面积却减少了40%,其原因是
A.气候异常降水增多B.对荒废的土地进行复垦种植以增加地表植被
C.禁止草场放牧保护天然植被D.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该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完成15~18题。

小题1:P地与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数少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小题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Q地植被破坏严重,许多沙丘活化,根据图中信息判断Q地沙丘的移动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小题4:P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农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土壤侵蚀C.次生盐渍化D.森林破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