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
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时期高速公路一次性建设投资最大、里程最长的工程。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建成通车。
(3)分析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8分)
(4)概述九寨沟景区开放时间与门票价格变化特点,简析其原因。(10分)

甘南藏族自治州鼠害严重区面积已超过其可利用草原总面积的50.12%,鼠害已经成为甘南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
(5)列举鼠害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及可行性应急措施。(8分)
答案

(1)(6分)
特点: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2分);大部分地区在35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1分)。
原因: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1分),降水渐少(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1分)。
(2)(4分)
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分界;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3)(8分)
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2分);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2分);需绕行自然保护区(1分)与历史文化遗迹(1分);一次性建设里程长(2分)。
(4)(10分)
旺季较淡季开放时间长(2分)、门票价格高(2分)。
旺季气候条件好,植被生长旺盛,山水景观丰富多样,游览价值高(2分);旺季白昼时间相对较长,可供游客游览的时间较长(2分);为保护景区生态环境,调整门票价格对控制游客数量有一定作用(2分)。
(5)(8分)
主要危害:草场退化(2分)、土地沙化(或水土流失)(2分)、牧业减产(2分)。
可行性应急措施:人工灭鼠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特点:这是一道描述题,学生很容易根据图示数值的变化规律,回答出“年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这一特点,却忽略了自己的判断依据,太阳辐射量的数值范围,“大部分地区在35至60亿焦耳/平方米·年之间”这一点,以致失分。提醒学生注意描述题的答题方法。
原因:图示区主要是西北地区,自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影响渐弱,降水渐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逐渐减弱,所以太阳辐射增强。
(2)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主要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回答,说出地形、气候、植被、流域等方面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乌鞘岭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交界处,是地形区的分界;根据太阳辐射量,可以判断这里降水少,大致是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乌鞘岭南面是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北面是暖温带地区,所以是暖温带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分界;乌鞘岭西北的河流以内流河为主,东南是外流河,所以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等。
(3)从图中可以看到,西汉高速要穿过秦岭山脉,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开凿隧道多,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根据图例可知,西汉高速线路需绕行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和鸟类保护区)与历史文化遗迹(洋县古汉台历史文化遗址),导致线路里程更长。整个工程一次性完成,建设里程长,所以投资最大。
(4)结合图表,可以看到,景区旺季开始时间早,结束晚,门票价格高,淡季正好相反。原因:九寨沟位于北半球,夏季是旺季,白昼时间长,可供游客游览的时间较长,气候条件好,植被生长旺盛,山水景观丰富多样,游览价值高,可欣赏的景点多。冬季是淡季,白昼时间短,游客浏览的时间短,可欣赏的景点少,所以旺季较淡季开放时间长,门票价格高。
另外,调整门票价格对控制游客数量有一定作用,可以更好的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5)鼠害是鼠类挖穴、土把草覆盖掩埋,同时鼠咬食草类根茎,导致草场破坏。所以主要危害有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或水土流失),草地破坏了,进而使牧业减产。
可行性应急措施:老鼠引发的鼠害,只有消灭它,可以人工灭鼠或利用老鼠的天敌灭鼠等。
核心考点
试题【(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2)简述乌鞘岭的自然地理意义。(4分)西汉高速公路是全国同】;主要考察你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中的农业生产活动,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
小题2:关于图中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实现农业良性循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促进农产品多样化
③增加生产生活能源,显著提高粮食产量
④改善农田施肥结构,实现有机质还麦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读图13,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2分)
(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5分)
(3)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缩的主要原因。(4分)
(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材料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2年1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等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循环经济中。生产过程主要由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简称3R)和正确处置等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五步与其代表的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A.第一步:正确处置B.第二步:再利用
C.第四步:减量化D.第五步:再循环
小题2:指出传统经济模式与循环经济模式之间区别的环节,体现在
A.生产B.消费、使用C.回收预处理D.废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南地区土地盐碱化B.东北地区湿地萎缩
C.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D.西南地区水土流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