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城市与地理环境 > 城市建成后,由于地面“硬化”,一次降水发生后,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下渗水量减少B.地下径流流量增大C.地面径流流量减少D.城市地下水水位上升...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城市建成后,由于地面“硬化”,一次降水发生后,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渗水量减少B.地下径流流量增大
C.地面径流流量减少D.城市地下水水位上升

答案
A
解析
城市化建设影响水循环的环节。其中地面“硬化”后,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减少。选择A项。
核心考点
试题【城市建成后,由于地面“硬化”,一次降水发生后,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下渗水量减少B.地下径流流量增大C.地面径流流量减少D.城市地下水水位上升】;主要考察你对城市与地理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11年夏季,我国频频遭遇城市内涝的窘境。强降雨过后,街道成河、住宅进水、汽车没顶……城市瞬间变成“水城”,网民戏称带你去“看海”。回答问题。
小题1:降雨后被地表吸收及渗透的水量称为降雨损失量,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
如图表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序号和地表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土地②混凝土方砖③新沥青路面④草地
B.①草地②土地③混凝土方砖④新沥青路面
C.①新沥青路面②混凝土方砖③草地④土地
D.①混凝土方砖②草地③土地④新沥青路面
小题2:很多时候,城市比周边地区降雨强度高、时间长,称为“雨岛效应”,下列关于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温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 ②气温高,多上升气流
③车流量大,尾气排放量大       ④多高层建筑,气流移动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1998—2007年间,该市
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B.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
C.农业人口逐年增长D.建成区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
小题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 “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问题。

小题1: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    )
A.30千米/小时B.35千米/小时
C.40千米/小时D.45千米/小时
小题2:关于大气污染物NOx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气溶胶状态的污染物B.能引发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危害D.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我国因大雨而发生内涝的城市将近20座,且城市内涝严重。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C.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
小题2: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同,“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拥堵      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系统能力弱   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小题3:下列不属于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措施是
A.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
B.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C.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D.扩大城市用地规模以降低人口密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面积缩减,调蓄洪水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