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水的运动 >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题。 小题1:淮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小题2:淮河流域建设...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题。

小题1:淮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  )
A.海上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
小题2:淮河流域建设了多座水库,根本目的是(  )
A.改变淮河流域气候B.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C.调节干流的流量D.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结合图示淮河属于外流河,淮河水最终注入东海,故其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小题2:由于淮河流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量的变化大,而通过修建水库,水库具有调节河流流量的功能,以达到旱涝兼治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和基本环节,并结合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影响分析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读“淮河流域图”,回答题。 小题1:淮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  )A.海上内循环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小题2:淮河流域建设】;主要考察你对水的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7分每空1分)     
  
(1)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                   
(2)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填字母)
(3)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因此                   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4)下列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题)(2分)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右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水文站在建坝前后测得的径流量曲线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河流位于我国           (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江南地区
D.西北地区
小题2:下列有关该河流正确的说法是                    
A.水文站位于水库的上游
B.虚线表示建坝前河流径流量曲线
C.实线表示建坝后河流径流量曲线
D.水文站位于水库的下游
小题3:该河流7、8月份径流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夏季增温快,冰川积雪融水多B.夏季多锋面雨
C.夏季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
小题4: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该水文站在1980年和2005年观测到的河流径流量变化曲线,则反映该流域湖泊的变化及原因可能是
①湖泊面积变大    ②湖泊面积变小   ③退耕还湖   ④围湖造田
⑤降水增多,湖泊水量增大         ⑥水土流失,湖泊淤积
A.①③B.②④C.①③⑤D.②④⑥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水圈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水占的比重最大B.液态水的分布最广
C.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D.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10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4分)
                             ;③                          
                             ;⑥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黄河径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                         。(2分)
(3)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是(写出两点即可):(4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题.

小题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④水量1月份较大
小题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
B.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
D.跨流域调水主要是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