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 2012年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十四颗和第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2012年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十四颗和第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日臻成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B.乙点附近
C.丙点附近D.丁点附近
小题2:此日及以后3个月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北半球昼短夜长,夜渐短
C.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变长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 图示为地球公转示意图,甲为近日点附近(1月初),丙为远日点附近(7月初),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发生在2012年9月19日,应该在7月以后,次年1月以前,所以应选择丁点附近,故答案选D。
小题2:此日及以后3个月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所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故答案A错误,北半球在9月21日以前昼长夜短,9月21日以后昼短夜长,夜渐逐渐变长,故答案B错误,地球在此期间逐渐移向近日点附近,其公转速度逐渐加快,答案C错误,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变长,故答案选D。
核心考点
试题【2012年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十四颗和第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主要考察你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 444千米      B.3 333千米
C.2 222千米D.1 823千米
小题2: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B.(60°S,100°E)
C.(30°S,100°E)D.(60°S,80°W)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小题2:当北京时间为9∶00时,金砖国家之一南非的比勒陀利亚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经度为30°E)的区时是(  )
A.3∶00 B.4∶00 C.6∶00D.15∶0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
小题2: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B.流星C.太阳活动D.太阳辐射
小题3:“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第一次成功对接后,11月14日20时又成功完成第二次对接,下列现象发生在此期间的是(  )
A.北京昼短夜长,且昼变长B.伦敦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C.密西西比河正处在丰水期D.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变大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A.O°B.10°NC.1O°SD.23°26"N
小题2:在AB区间内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的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乙图对应A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乙图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哪段是晨线、哪段是昏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3分)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小时,日出地方时为___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___。(3分)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分)
(4)图中,画出M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