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阅读理解。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理解。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1.第二句中“西起九江”后为什么要加上“(不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句加粗词“冲破”与第三句加粗词“突破”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京拒绝和平”中的“拒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中“不料”一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明九江不在渡江区域内,使新闻内容更真实,语言更准确。
2.不能调换。因为第一句属于导语,用“冲破”概括出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突破”一般修饰“防线”之类的词,在这里,它贴切地表现出我军的英雄气概和渡江作战时的气氛。
3.借代。
4.“不料”一词充满嘲讽,汤恩伯本来是督战的,结果却无战可督,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敌军的“不料”正显示出我军的神勇,出其不意,制胜千里。(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理解。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祖国的光荣人民的荣耀
——写在神舟六号重返神州之际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曹智)10月17日凌晨,5天前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航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平安飞行115个小时32分后重返神州,缓缓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草地上。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举世瞩目。神舟六号的成功发射和平安着陆,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标志着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事业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这一辉煌成就扬国威、振民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心血铸就的卓越功勋,将彪炳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这是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的骄傲和自豪,这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骄傲和自豪,更是祖国的光荣,人民的荣耀。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中,广大航天科技人员以国家的意志为最高意志,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常年超负荷工作,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枯燥和巨大精神压力。从科研院所到各生产企业,从大漠深处的航天发射场到浩瀚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处留下了航天人艰苦奋斗的足迹,洒下了航天人不懈奋斗的汗水。他们用拼搏创新凝结而成的“飞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千百万科技工作者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当梦想变成了光荣,光荣又在孕育着新的梦想。随着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人的太空探索就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还将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不断实现着航天事业的更大发展,创造着航天事业的新辉煌。
  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我国科技人员所具有的强大创新能力,表明了我国在航天人才、技术、管理诸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有删节)
1.读读本则新闻的标题,其中洋溢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梦想变成了光荣,光荣又在孕育着新的梦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舟六号”航天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之后。在此激动人心的时刻,你不想拿起笔写点什么吗?(不分体裁,有感而发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血的见证 
             ——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 
  历史将记住这个血腥的日子。1999年5月7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野蛮轰炸,造成人员伤亡。
  自3月24日北约对南空袭以后,为了安全起见,记者和妻子赵燕萍从记者站搬到中国大使馆。光明日报驻南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也随之住入使馆。因为大使馆有地下室,北约空袭时可以藏身。
  前不久,北约用导弹炸毁了南总统米洛舍维奇的总统官邸,而本报记者站的房子就与其仅一墙之隔。这段时间记者因搬到使馆而稍感安全。
  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坐落在贝尔格莱德市区、萨瓦河左岸的诺维比奥格拉德新区。这是近年建成的一幢五层高的白色花岗岩建筑。
  当地时间7日23时45分,记者刚从楼下回到大使馆三层的住处,由于停电,满屋漆黑。刚进屋,就听到一声巨响,屋顶上一块水泥板就在记者脚前十几厘米的地方落下。听到第二声爆炸,看到大使馆火光冲天,同楼的人马上撤离,楼道内浓烟滚滚,人们相互搀扶着、捂着鼻子撤到楼下。当时楼梯已被炸塌,被困在二层、五层的人有的用床单系成绳子从窗户顺下。有一枚导弹从楼顶一直贯穿到地下室,引起贮藏在地下室的汽油和煤气罐起火,整个使馆燃起熊熊大火。大使官邸也被导弹击中,楼顶被掀掉。
  记者亲眼看见两人满脸鲜血,其中一人已神志不清,被送进医院。馆内共有约三十人,竟有二十多人受伤。
  今年3月赴任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驻南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
  记者含着眼泪为三位遇难同行拍下了最后的照片,作为血的见证。
  中国使馆潘占林大使一直在现场指挥抢救。轰炸发生半小时后,南联盟外长伊万诺维奇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及内务部长赶到大使馆,对使馆人员表示慰问,强烈谴责北约的暴行。当地华侨也马上送来棉衣和食品。
  击中大使馆的至少有三枚导弹,其中一个弹坑直径十几米。
  据悉,这是驻南外交机构第一次被炸。
  当地时间8日5时(北京时间11时),中国大使馆依然浓烟滚滚,中国大使馆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仍在迎风飘扬。
  今天下午,中国驻贝尔格莱德数百名华人举行抗议游行,南斯拉夫数千人参加,游行队伍高举中国国旗,打着“反对霸权,血债要用血来还”“强烈抗议北约”等标语。
1.本文的主题“血的见证”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副标题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粗的“最后的照片”中的“最后”二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此事你有什么话要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坐满4000多位中外(jiā bīn)____的椭圆形大厅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个将永载史册的场面通过电视直播传遍了全球。  
  交接仪式于6月30日23时42分正式开始。中英仪仗队入场后,双方礼号手吹响礼号。
  23时46分,在(liáo liàng)____的礼号和热烈的掌声中,***江泽 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英国方面在主席台主礼台上就座的有查尔斯王子、首相布莱尔、外交大臣库克、离任港督彭定康、国防参谋长格思里。
  仪仗队行举枪礼仪后,查尔斯王子致辞。他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150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向那些把“一国两制”构想变为《中英联合声明》的人致敬,并对那些为谈判《联合声明》的实施细节而辛勤工作的人们表示敬意。查尔斯说,香港向世界表明,生机勃勃和稳定可以成为成功社会的明显特征。
  当象征香港政权交接的降升旗仪式开始举行时,全场的目光集中到竖立在主礼台前两侧的旗杆上。
  23时59分,英国米字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声中徐徐下降。在香港悬挂了150多年的米字旗在50秒钟落下旗杆。
  零时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在紫荆花区旗相伴下冉冉升起。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在大会堂内久久回荡,许多人眼里(qín)____着泪花。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填写词语。
2.从新闻的内容结构看,以上语段属于____部分。
3.文中划线的两处时间“23时46分”、“23时59分”,改作“接着”、“然后”这两个词,好么?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零时整!”一句中感叹号,你认为它用得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昨天,为体验生活,西南政法大学的30 多位学生在渝中区朝天门体验“棒棒”(力夫)。
     上午9 点,朝天门交易厅附近,手拿扁担的潘匀满头大汗,和同学张杰转悠着揽生意。“大学生当‘棒棒’,挑不挑得动哟?”看着文质彬彬的两人,雇主们连忙摆手拒绝 。半小时下来,两人“颗粒无收”。  
     “叔叔,我们只收一元。”无奈下,两人只好狂压价格,终于抢到第一笔生意,忙把50 多公斤重的塑料薄膜分成两堆,再用扁担横穿其间,晃晃悠悠地朝前走。每走一小段路,就得停下来休息。20 分钟后,汗流浃背的两人终于拿到一元钱。  
     “这一元钱太不易了。”平时每月生活费都在3000 元以上。从未吃过苦的潘匀为此感动得泪流满面。
(1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2 )请针对这则新闻的内容进行简要评论。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学名著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任选一个作答)
     (甲)鲍西娅       那商人身上的一磅肉是你的;法庭判给你,法律许可你。
夏洛克     公平正直的法官!
鲍西娅     你必须从他的胸前割下这磅肉来;法律许可你,法庭判给你。
夏洛克     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来,预备!
鲍西娅     且慢,还有别的话哩。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所以你可以照约拿一磅肉去,可是在割肉的时候,要是流下一滴基督徒的血,你的土地财产,按照威尼斯的法律,就要全部充公。
葛莱西安诺     啊,公平正直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啊,博学多才的法官!
夏洛克      法律上是这样说的吗?
鲍西娅      你自己可以去查查明白。既然你要求公道,我就给你公道,而且比你所要求的更地道。
葛莱西安诺        啊,博学多才的法官!听着,犹太人;好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
夏洛克     那么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放了那基督徒。
巴萨尼奥      钱在这儿。
鲍西娅        别忙!这犹太人必须得到绝对的公道。别忙!他除了照约处罚以外,不能接受其他的赔偿。
葛莱西安诺       啊,犹太人!一个公平正直的法官,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
1.以上文段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
2.夏洛克和葛莱西安诺都先后称鲍西娅是“公平正直的法官”,请说说他们分别出自什么原因? 
                                                                                                                                                   
3.这部戏剧是一部喜剧作品,请你试就所选文段举例分析它的喜剧性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乙)汤姆现在横下了一条心。他又忧郁又绝望。他说自个儿成了无亲无友、被人抛弃的孩子,没谁爱他。也许,等那些人发觉把地逼到这般田地时,他们会内疚的。他一直努力着以便不出差错,好好向上,但人们偏偏又不让他那样;既然他们一心要避开他,那就悉听尊便吧;就让他们为了将要发生的事来责怪他好了——他们就这德性,随他们去!话再说回来了,像他这样一个无亲无故的人哪有资格责怪人家呢?是的,是他们逼他铤而走险的:他要过犯罪的营生,别无选择。
        此刻他已快走到草坪巷的尽头,学校的上课铃声隐隐在耳边震响。一想到自己将永远、永远也听不到这熟悉的声音,他禁不住啜泣起来——残酷的事实怎能不令人难受呢,可这是人家逼的呀。既然他们存心要把他投进冰窟,他只有认命的份——但他原谅了他们。想到这里,他哭得更伤心了。
       恰在此时,他遇到了他的铁哥们儿乔·哈帕——他两眼发直,显然心怀鬼胎。不消说,他俩正是“一条道儿上”的朋友。汤姆用袖子擦了擦眼睛,边哭边说自己决意要离开这非人生活的鬼学校和没有同情心的家人,浪迹天涯,一去不回。最后他说希望乔别忘了他。
       可巧,乔原来也正是特地赶来向汤姆告别,向他提出这样的请求的。他妈妈因为他偷喝奶酪揍了他一顿,其实他压根儿没喝,尝都没尝过,根本不知道那回事。明摆着的,她讨厌他了,巴望他走开。既然她这么想,他除了顺从,还能怎么样呢?但愿她能开开心,永远不会后悔是自己把可怜的儿子赶出家门,让他置身冷酷的世界,去受罪,去死。
       两个孩子一边伤心地赶路,一边订立了一个新盟约,发誓互帮互助,情同手足,永不离分,除非死神硬要来拆散他们,让他们获得彻底的解脱。接着,他们就开始拟订行动计划。乔提议去当隐士,远离人群,穴居野外,靠干面包维生,等着终于有那么一天被冻死、饿死、伤心而死。不过,听罢汤姆一席话后,他也认为干犯罪的勾当并不赖,于是欣然同意去当海盗。
4.以上文段选自小说《             》,作者是______________。
5.联系小说内容,说说文中的汤姆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去冒险?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汤姆离家出走,冒险闯荡的做法,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