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
题目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象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里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象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象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答:                                                                                                 
2.“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试分析此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                                                                                                  
3.选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                                                                                                 
4.第四段中说“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这里“好像”意味深长,请加以品味。    
     答:                                                                                                  
5.“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请你发挥想象,从这个女孩子的角度写一段话,写出她此时的心理活动。
                                                                                                               
                                                                                                               
答案
1.老头子设计讨血债
2.烘托了老头子在为大菱报仇后轻松、愉快的心情。(大意对即可)
3.抗日救国英勇无畏有勇有谋的孤胆老英雄形象。
4.“好象”一词暗示老头子实际上早有安排,表现了老头子有智谋。
5.将钩子拟人化,用一个“找”字写出了心底对鬼子的刻骨仇恨,连物都如此,何况人呢?
核心考点
试题【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主要考察你对现代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血色黄昏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
       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哗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珲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拿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了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1.这是一篇小说,读过以后,你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出它的情节吗?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也许你读了之后会被深深打动,请列出两个令你感动的情节,并简要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到两次“跪”,它们分别包含着怎样的心理或情感?
(1)大胡子少校面对饥民“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校和师长在新坟前“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尤小翠”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  
    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上面选文出自名著《                         》,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 
  (2)“他”的身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 A 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1)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 B 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2)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1、给选文A、B两处填上正确的词语。
     A处____________(阴险、阴森、阴惨)
     B处____________(锋利、锐利、尖利)
2、给划线字注音。
      防(          ) 塘(          )
3、你认为文中的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一句描写飞鸟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船又飘回来”的“飘”照应前面的哪一句?“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中“敌人的愿望”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线句子(1)属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线句子(2)反映了“老头子”的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哪一句话从侧面表现了老头子对抗日队伍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由选文中“苇塘里的歌声”联想到哪些抗日歌曲?写出一首歌曲的名称和一两句歌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高等教育
     (1)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2)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3)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4)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傻蛋。
     (5)在露天仓垛里,强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未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6)强就当了经理。 
     (7)公司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博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8)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项帽上。
     (9)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10)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对头。
     (11)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12)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13)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14)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15)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16)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17)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18)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19)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第(5)节中,老板让强管理一个公司,他认为“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请写出“那种东西”所指的具体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7)节中,本家哥所说的“良心”与强所说的“良心”意思有所不同,请分别写出两人所说的“良心”的具体含义。
答:(1)本家哥所说的“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所说的“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举例说明小说主人公强身上体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至少答出3点)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小说内容,具体说说小说标题“高等教育”的真正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成长过程,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重庆市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程,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3、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